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障碍引起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neonatorum due to inherited disorder of erythropoietin production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Polycythaemia neonatorum due to inherited disorder of erythropoietin production、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障碍引起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缩写EPO障碍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EPO异常新生儿红细胞增多
别名遗传性EPO障碍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障碍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EPO异常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异常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EPO失调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失调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障碍引起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皮肤红紫色或紫绀:
- 新生儿的皮肤呈现红紫色或紫绀,尤其在口周和四肢末端更明显。此表现常见(70%-90%),因红细胞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1][^2]。
-
呼吸急促:
- 呼吸频率增加(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40-60次/分),若持续超过60次/分需警惕。可能与高黏滞血症影响肺循环有关。发生率约为30%-50%[^3][^4]。
-
喂养困难:
- 吸吮无力、吞咽协调性差,导致摄入不足和体重增长缓慢。发生率约40%-60%[^5]。
-
嗜睡或激惹:
- 部分患儿表现为嗜睡(10%-20%),另一些因缺氧出现激惹或异常哭闹(30%-50%)[^6]。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多血质面容:
- 皮肤和黏膜红紫色,末梢部位(如口唇、甲床)紫绀显著。发生率70%-90%[^1]。
-
心动过速:
- 心率持续>160次/分(足月儿正常上限),代偿性增加心输出量。发生率约50%-70%[^4]。
-
脾脏肿大:
- 仅少数患儿可触及脾脏(<10%),需排除其他溶血性疾病[^7]。
-
神经系统异常:
- 严重高黏滞血症可致肌张力低下或惊厥,发生率<10%[^8]。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压积升高:静脉血红细胞压积(Hct)≥65%(足月儿诊断标准),毛细血管血Hct可能假性升高。发生率100%[^9]。
- 血红蛋白升高:静脉血血红蛋白>220 g/L(足月儿)。发生率100%[^9]。
-
血液流变学检查:
- 全血黏度显著升高,与Hct呈正相关。发生率100%[^10]。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可检出EPO受体(EPOR)基因功能增益性突变或低氧诱导因子(HIF)通路相关基因变异(如VHL、EGLN1)。阳性率约70%-80%[^11]。
-
超声检查:
- 头颅超声用于评估脑血流(如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脾脏肿大非常见表现[^12]。
-
其他检查:
- 凝血功能:高黏滞血症可致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而非凝血因子活性增强[^13]。
- 肾功能:急性肾静脉血栓可致血尿,但发生率极低(<5%)[^14]。
注:以上数据基于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诊疗共识及文献[^1-14]整理,具体诊疗需结合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