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耐药志贺菌Other Antibiotic resistant Shigella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1:02
编码MG50.AY

关键词

索引词Antibiotic resistant Shigella、其他耐药志贺菌
缩写耐药志贺菌、MDR-Shigella
别名耐药性痢疾杆菌、耐药性志贺氏菌、耐药性痢疾志贺菌、耐药性弗氏志贺菌、耐药性波氏志贺菌、耐药性宋内志贺菌

其他耐药志贺菌(Antibiotic Resistant Shigella, other)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志贺菌属细菌,并通过生化反应或分子鉴定(如16S rRNA测序)确认菌种。
      • 药敏试验证实对至少一类抗生素耐药(如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等)。
    • 分子耐药基因检测
      • PCR或全基因组测序检出明确耐药基因(如blaTEMgyrA突变qnr等)。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表现为脓血便(≥3次/日)、里急后重、左下腹绞痛,伴发热(体温≥38.5℃)。
      • 儿童患者可伴高热惊厥或脱水体征(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7天内有疫区旅行史(如亚洲、非洲)、接触腹泻患者或摄入污染水源/食物。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脓血便+发热+腹痛)。
      • 粪便镜检显示每高倍镜视野≥15个白细胞及红细胞。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病原学检查
    │ ├──粪便培养(金标准)
    │ └──分子检测(PCR/测序)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排除肠穿孔)
    │ └──腹部CT(重症患者评估肠壁水肿)
    ├──药敏试验
    │ ├──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标准)
    │ └──纸片扩散法(初筛)
    └──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2. 判断逻辑

    • 粪便培养
      • 阳性:直接确诊志贺菌感染,需立即进行药敏试验。
      • 阴性但典型症状:需重复采样(至少3次)或改用分子检测。
    • 药敏试验
      • 氨苄西林耐药:提示可能携带blaTEM基因,禁用青霉素类。
      • 氟喹诺酮类耐药:需检测gyrA/parC突变,避免使用环丙沙星。
    • 腹部CT
      • 肠壁增厚>3 mm或淋巴结肿大:支持侵袭性肠炎,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粪便培养阳性:确诊志贺菌感染,需结合血清分型(如宋内志贺菌、弗氏志贺菌)。
    • PCR检出耐药基因(如qnr):提示可能对氟喹诺酮类治疗无效。
  2. 药敏试验

    • 头孢曲松MIC≥4 μg/mL:提示产ESBLs,需改用阿奇霉素或碳青霉烯类。
    • 环丙沙星MIC≥1 μg/mL:禁用氟喹诺酮类,优先选择匹美西林。
  3.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并发症风险。
    • ESR>40 mm/h:需评估是否合并反应性关节炎。
  4.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儿童患者警惕脓毒症。
  5. 便常规

    • 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需与溶组织内阿米巴鉴别(后者以红细胞为主)。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M100)
  2. WHO《志贺菌病防控指南》
  3. 《柳叶刀感染病学》多重耐药志贺菌全球流行趋势(2023)
条目耐碳青霉烯的志贺菌MG50.A0
条目耐氟喹诺酮的志贺菌MG50.A1
条目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志贺菌MG50.A2
条目耐大环类脂类的志贺菌MG50.A3
条目其他耐药志贺菌MG50.AY
条目未特指的耐药志贺菌MG50.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