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耐药志贺菌Unspecified Antibiotic resistant Shigella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6:41
关键词
索引词Antibiotic resistant Shigella、未特指的耐药志贺菌、耐药志贺菌
缩写MDR-Shigella、Multidrug-Resistant-Shigella
别名抗药性志贺菌、耐药性志贺菌、耐抗生素志贺菌
markdown
未特指的耐药志贺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志贺菌属细菌(需注明菌株耐药性未特指)。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检出志贺菌特异性毒力基因(如ipaH、virF)及耐药基因(如blaCTX-M、qnr)。
- 药敏试验确认耐药:
- 菌株对≥1类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存在临床耐药(CLSI标准)。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发热(体温≥38.5℃)伴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
- 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腹胀、肠鸣音消失)。
- 流行病学史:
- 疫区居住/旅行史(发展中国家高发)。
- 接触未处理污水或食用被污染食物(如凉拌菜)。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无病原学证据时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发热+脓血便)。
- 血清抗体效价≥4倍升高(ELISA法检测LPS抗体)。
二、辅助检查
-
微生物学检查树:
一级检查:粪便常规(白细胞≥15/HPF,红细胞阳性)
│
├─二级检查:粪便培养(SS培养基48h菌落鉴定)
│ │
│ └─三级检查:药敏试验(CLSI 2024标准)
│
└─二级检查:分子检测(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CT:
- 判断逻辑:结肠壁节段性增厚(≥4mm)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需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
临床评估:
- 脱水评分:
- WHO脱水量表(皮肤弹性、眼窝凹陷、尿量)指导补液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粪便培养阳性:确诊志贺菌感染,需立即进行药敏试验。
- 多重PCR阳性:快速诊断(4h内),同时提示潜在耐药风险。
-
炎症标志物:
- CRP>100 mg/L:提示严重肠道炎症或全身感染。
- 降钙素原(PCT)≥2 ng/mL:需警惕脓毒症风险。
-
电解质异常:
- 低钾血症(<3.0 mmol/L):重度腹泻导致,需紧急纠正。
-
药敏试验:
- 氟喹诺酮类耐药:避免使用环丙沙星,首选阿奇霉素。
- 第三代头孢耐药:需考虑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
血常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病原学证据(培养+药敏),分子检测可缩短诊断时间。
- 治疗决策必须参考当地耐药监测数据(如WHO全球抗菌素耐药监测系统)。
- 重症预警需结合CRP、PCT及脱水程度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WHO《细菌性痢疾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CLSI《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M100-Ed34)》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耐药性志贺菌治疗专刊(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