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广西成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区,咱该咋防控?

作者:孔祥勇
2025-08-14 11:45:01阅读时长3分钟1134字
广西成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区,咱该咋防控?
感染科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伊蚊发热关节痛皮疹环境治理物理防护驱蚊产品及时就医广西传染病传播途径蚊媒密度基孔肯雅病毒

内容摘要

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高风险区,通过环境治理、物理防护和科学选择驱蚊产品可以有效防控。该病由伊蚊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和皮疹,需及时就医。

近期,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防控Ⅰ类地区,和广东处于同一最高风险级别。这意味着该地区伊蚊媒介活跃度高,本地传播风险显著。依据国家疾控局《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Ⅰ类地区需采取强化措施应对疫情。那么,基孔肯雅热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基孔肯雅热病例有啥特征,严重性如何?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相似。

它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关节痛和皮疹。

潜伏期为1 - 12天,通常是3 - 7天。约2% - 5%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痛持续数月的慢性化表现,极少数会出现脑炎、出血等重症,死亡率约0.1% - 0.4%。

前段时间广东佛山的聚集性疫情,输入病例通过伊蚊叮咬快速扩散,这充分说明防控要切断“人→蚊→人”的循环。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存在本地传播,我国白纹伊蚊分布广,南方省份蚊媒活跃期长,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较高。

个人与家庭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热?

媒介生态怎样,防控为何要长期坚持?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它们的生命周期与积水环境直接相关。广西年均气温20℃以上,雨季长,适合伊蚊全年繁殖。研究表明,单只伊蚊叮咬可感染10人以上,所以防控需要持续性的环境治理,而不是短期突击。

国家卫健委建议居民在每年5 - 10月南方蚊媒活跃期强化防护,社区应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通过诱卵器法每月评估蚊媒密度。

基孔肯雅热防控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居民通过科学防护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就医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蚊媒分布扩大,大家要持续关注疾控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把防蚊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一起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海南试点多病共检系统,公共卫生与隐私保护谁能赢?
8月3 - 9日广东新增1387例基孔肯雅热,咋防?
紧急防疫与隐私矛盾!湛江霞山村事件引关注
佛山为啥要打这场灭蚊攻坚战?看完你就懂了!
佛山基孔肯雅热来袭,14天健康监测该如何应对?
全民携手!共同参与广州蚊媒防控保障公共健康!
佛山基孔肯雅热来袭,这些防蚊措施你一定要知道!
传统灭蚊问题多,生物防治技术为基孔肯雅热防控带来新希望!
日本5.2万例百日咳病例,我们该如何应对疫情?
广东多地蚊媒传染病来袭,疫情现状究竟如何?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