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曾患舌癌的歌手张咪在术后287天重返舞台,给歌迷带来惊喜。2024年11月,她接受舌癌手术切除半个舌头,术后历经语言功能重建等艰难恢复,终于在2025年8月26日再次站在了舞台上。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她的坚韧,也引发了大家对舌癌预防与康复的关注。
舌癌很可怕?这些人群要警惕!
舌癌是指发生在舌前2/3区域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长期吸烟饮酒的人以及HPV感染者。像张咪这样患癌,可能和个体遗传或者生活方式有关。舌癌早期会有一些典型症状,比如持续超过2周的口腔溃疡、舌部硬结、吞咽疼痛、发音困难等。张咪早期可能就忽略了这些警示信号。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且持续不缓解,一定要立即就医,否则舌癌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部,导致语言、吞咽功能永久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舌癌治疗康复难?挑战不止一点点!
舌部切除手术是治疗舌癌的必要手段,但术后会有不少并发症。比如语言障碍,会发音不清、流涎,还会出现咀嚼吞咽困难、面部变形等情况。张咪术后就需要重新学习说话,可见康复训练的复杂。而且患者还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外貌改变、沟通障碍会让他们产生抑郁、社交恐惧等心理。张咪“无歌词表演”的回归方式,也体现了社会支持对康复的重要性。术后还需要长期健康管理,要每3 - 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风险,患者也可以加入癌症康复社群获取经验支持。
不想被舌癌盯上?这些指南要收好!
想要预防舌癌,首先要规避高危因素。生活方式上,要戒烟限酒,吸烟者患舌癌风险提高15 - 25倍,酗酒者风险叠加,还要避免嚼槟榔,它含有致癌物亚硝胺,同时要控制HPV感染,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或安全性行为。口腔卫生管理也很重要,要每日刷牙2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及时治疗口腔溃疡或白斑这些癌前病变。筛查方面,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口腔镜检查,高危人群缩短至每6个月一次,也可以用智能手机自检法,定期拍摄舌部照片对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浆果等抗氧化食物,降低炎症风险,术后患者选择软质、高蛋白食物,如豆腐、酸奶,避免刺激性饮食。
康复期质量差?科学干预来帮忙!
康复期也有很多科学干预方法。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在语音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口腔肌肉训练,比如舌部伸缩、唇部闭合练习,还可以通过录音回听、镜子辅助练习改善发音准确性。吞咽功能恢复可以让物理治疗师设计吞咽训练,如空吞咽、侧方吞咽技巧,然后逐步从流食过渡到固体食物,避免误吸风险。心理干预也不能少,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线上社群分享康复进展,重建社交信心,就像张咪发布恢复过程视频一样。 张咪的案例启示我们要关注口腔健康,早预防、早诊断、早康复,为癌症康复者提供包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