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南宁63岁的男子张强(化名),因左眼反复红痛、视物模糊被诊断为角膜炎。三年来病情未根治,他听信偏方用童子尿滴眼,结果数日后症状急剧恶化,左眼涌出带果冻状组织的血泪,最终角膜大穿孔。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会诊做了角膜移植手术,才保住眼球,目前仍需长期观察。
童子尿滴眼,危害眼球的三大“黑手”
童子尿滴眼危害极大,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童子尿是人体代谢产物,含有尿素、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等,直接接触眼部会破坏角膜上皮屏障,引发感染。像张强,角膜溃疡穿孔就和尿液中的病原体侵袭有关。其二,角膜仅由5 - 6层细胞组成,厚度约0.5毫米,十分脆弱。任何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尿液pH值异常,都可能引发炎症,导致溃疡扩大、穿孔。其三,张强本身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降低白细胞吞噬能力,延迟角膜愈合,感染扩散速度比健康人群快3 - 5倍。他角膜穿孔后合并脉络膜脱离,就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失控。从张强的情况看,病情从角膜炎恶化到眼球不保仅用了数日,未经消毒的体液入眼,感染在24 - 48小时内就可能爆发。
眼部感染误区多,偏方风险知多少
很多人对眼部感染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天然物质无害,像母乳、山草药汁液等,虽含抗体或植物成分,但未经灭菌处理易携带致病菌,草药还可能残留真菌孢子。二是觉得症状缓解即治愈,张强此前三年角膜炎未根治,就是症状缓解后擅自停药,导致病原体潜伏复发。三是迷信传统经验,调查显示60%农村地区居民依赖“祖传偏方”,但70%的眼部偏方缺乏临床验证,反而增加感染风险。眼科统计表明,因使用偏方延误治疗的眼部感染病例,角膜穿孔发生率较规范治疗组高4 - 6倍,失明风险提升10倍以上。
眼部损伤别慌张,急救干预有流程
眼部损伤后有黄金救治期。0 - 30分钟内,若异物入眼或刺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洁流动水冲洗,避免揉搓或滴入不明液体。1 - 2小时,若出现红肿、畏光,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但用药请遵医嘱。24小时内症状未缓解,必须前往眼科急诊,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角膜完整性,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使用胰岛素者要监测夜间血糖波动,还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与角膜厚度测量。偏远地区可依托“县域医共体”转诊系统,通过基层医院初筛后快速转至三甲医院眼科。
日常护眼有妙招,远离损伤与风险
日常护眼也很重要。农业作业时,收割稻谷、甘蔗要佩戴护目镜,防止草屑、秸秆飞溅划伤角膜。若异物入眼,切忌直接用手揉搓,应用清洁纱布覆盖并就医。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抑制患者,每年至少进行2次角膜与眼压专项检查,避免使用含激素眼药水(如地塞米松滴眼液)。基层医疗机构应将“眼部急救四步法”(冲洗 - 避光 - 送医 - 禁用偏方)纳入公共卫生宣传材料,药监部门要对宣称“治疗眼疾”的非药品类商品加强标签监管,禁止标注“祖方”“偏方”等误导性描述。
该事件警示我们,眼部健康要靠科学,遇不适及时就医,拒绝偏方,加强眼健康教育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