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Other acquired anatomical alterations of large intestine、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其他特指的、深部囊性结肠炎、深在性囊性结肠炎
缩写大肠-解剖-改变、大肠-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
别名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大肠-其他-特指-解剖-结构-改变
大肠其他获得性解剖结构改变(ICD-11:DB3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影像学直接证据:
CT肠道成像或钡剂造影显示特征性解剖改变(肠腔狭窄、瘘管形成、黏膜桥形粘连)。
内镜下观察到固定性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或深在性囊性结肠炎病理特征。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解剖结构改变的直接证据:影像学/内镜证实至少一种获得性结构异常(狭窄/瘘管/脱垂)。
排除其他病因:排除先天性畸形、原发性肿瘤及放射性肠炎直接引起的病变。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典型症状组合:
≥2项核心症状(持续性腹痛+排便困难/黏液便)
≥1项典型体征(腹部条索状包块+局部压痛)
病因关联证据:
明确机械损伤史(腹部手术/外伤)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史(克罗恩病≥6个月)
实验室支持:
CRP持续升高(>10 mg/L)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内镜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CT肠道成像)
B --> B2(钡剂灌肠造影)
B --> B3(超声/MRI盆底评估)
C --> C1(结肠镜)
C --> C2(胶囊内镜)
D --> D1(肛门直肠测压)
D --> D2(排粪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