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非典型软骨样肿瘤Atypical cartilaginous tumour

更新时间:2025-08-01 22:22:55

非典型软骨样肿瘤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肿瘤细胞特征:细胞呈多形性,可见轻至中度核异型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罕见(≤1/10 HPF),偶见局灶性坏死。
    • 基质特征:软骨基质呈透明变性或黏液样改变,分叶状排列,边界较清晰但无包膜。
    • 骨皮质侵犯:可见骨小梁破坏,呈膨胀性生长,但无明显侵袭性边缘。
  2. 免疫组化特征

    • 阳性标记:S-100(软骨细胞阳性)、CD99(部分病例阳性)、collagen II(软骨基质标记)。
    • 阴性标记:通常不表达Ki-67(增殖指数<5%),无p53突变相关标记物(如p53蛋白过表达)。
  3. 分子病理特征

    • 基因突变:部分病例可见IDH1/2基因突变(与软骨肉瘤I级相似),但频率低于软骨肉瘤。
    • 染色体异常:未发现特异性染色体畸变,但需与软骨肉瘤的复杂核型区分。
  4. 鉴别诊断

    • 内生软骨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无骨皮质侵犯,无坏死。
    • 软骨肉瘤I级:核分裂象增多(>1/10 HPF),细胞异型性更明显,常伴骨膜反应。
    • 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POP):位于骨膜外,呈奇异性分叶状,软骨细胞异型性更低。
    •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黏液样基质更显著,可见纤维成分,CD34常阳性。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 2020分类
      • 软骨源性肿瘤中间型(局部侵袭性)
      • 属于“非典型软骨肿瘤”(Atypical Cartilaginous Tumour, ACT)。
  2. 生物学行为

    • 低度恶性潜能:局部复发率约10%-20%,极少转移(转移率<5%)。
    • 侵袭性:可侵犯邻近骨组织,但无远处转移倾向。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未完全分化:介于良性软骨瘤与软骨肉瘤之间,细胞形态接近良性但具有异型性。
  2. 分期

    • 局部病变: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分为:
      • T1:局限性(<5 cm,无骨皮质破坏)。
      • T2:局部侵袭性(>5 cm 或骨皮质侵犯)。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肿瘤位于膝关节、肩部或长骨骨干。
    • 年龄>40岁(与软骨肉瘤风险增加相关)。
  2. 病理高危因素

    • 明显核异型性、局灶坏死、核分裂象>1/10 HPF。
    • 骨皮质广泛破坏或软组织侵犯。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复发:局部复发率约15%-25%,多因手术边缘不足。
    • 转移:罕见(<5%),若发生多为肺转移。

五、临床管理建议


总结

非典型软骨样肿瘤(ACT)是介于良性软骨瘤与软骨肉瘤之间的中间型肿瘤,以轻度细胞异型性、局灶性基质退变及骨皮质侵犯为特征。其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如BACTIP)的综合评估,需与软骨肉瘤I级及良性病变严格鉴别。尽管生物学行为较温和,但局部复发风险需通过手术和长期随访管理。


参考文献

  1. WHO Classification of Bone Tumours (2020), 5th Edition.
  2. Thomas et al. Eur Radiol (2024). (BACTIP验证研究).
  3. 头颈部非典型软骨肿瘤Ⅰ级的临床和病理分析(25例研究).
  4. Soni et al. Cureus (2016). 颅骨软骨样肿瘤影像学特征.
条目非典型软骨样肿瘤XH0FY0
条目侵袭性骨母细胞瘤XH2RD1
条目软骨母细胞瘤,NOSXH4NK2
条目软骨瘤病,NOSXH5BT0
条目骨软骨瘤病,NOSXH70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