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准:
必须条件:
支持条件: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皮肤科专科检查(皮损形态学评估)
├── 皮肤生理功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值TEWL>20 g/m²/h提示屏障受损)
二级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血清总IgE(>100 IU/mL提示过敏倾向)
│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⁹/L提示过敏/寄生虫)
├── 影像学检查
│ ├── 高频超声(表皮厚度>0.2mm提示慢性炎症)
三级检查
└── 侵入性检查
├── 皮肤活检(见角化不全/海绵水肿提示湿疹类疾病)
└── 淋巴结活检(排除淋巴瘤样痒疹)
判断逻辑:
检测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清总IgE | <100 IU/mL | >300 IU/mL提示特应性体质或寄生虫感染 |
嗜酸性粒细胞 | 0.02-0.5×10⁹/L | 持续>0.5×10⁹/L需排查疥疮/特应性皮炎 |
甲状腺功能 | TSH 0.4-4.0 mIU/L | TSH升高伴FT4降低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瘙痒 |
胆汁酸 | 总胆汁酸<10 μmol/L | >40 μmol/L提示胆汁淤积性瘙痒 |
CRP | <5 mg/L | >20 mg/L需排查皮肤感染或系统性疾病 |
异常处理建议:
瘙痒患者
↓
排除系统性疾病(肾功能、肝功能、血糖检测)
↓
皮肤专科评估
→ 有典型原发皮损 → 确诊EC90.0
→ 无原发皮损 → 转诊排查EC90.1(系统性疾病)或EC90.3(神经性)
↓
确诊EC90.0后:
按原发皮肤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如银屑病用生物制剂,特应性皮炎用JAK抑制剂)
参考文献:
《中国瘙痒诊疗指南(2023版)》《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