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炎性包涵体肌病Noninflammato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 Noninflammato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非炎性包涵体肌病、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遗传性包涵体肌炎]、结蛋白相关肌病伴Mallory小体样包涵体、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关节挛缩-眼肌麻痹、包涵体肌病伴骨Paget病和额颞叶痴呆、IBMFD[包涵体肌病伴骨Paget病和额颞叶痴呆]、包涵体肌病伴骨佩吉特病和额颞叶痴呆、X连锁肌病伴过度自噬、XMEA[X连锁肌病伴过度自噬]、过度自噬性 X -连锁肌病、散发性包涵体肌病
展开 非炎性包涵体肌病 (4A41.21) 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肌肉无力 :
早期以下肢远端肌群(如胫骨前肌)无力为特征,逐渐累及近端肌群(股四头肌)和上肢(60%-70%)。约50%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远端肌无力。
近端肌无力(如大腿前侧和上臂屈肌)在疾病进展期显著(70%-80%)。
肌肉萎缩 :
受累肌肉逐渐萎缩,下肢远端(如小腿前侧)和近端(如大腿)可见轮廓改变(60%-70%)。
吞咽困难 :
咽喉部肌肉受累时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但发生率较低(20%-30%)。
呼吸功能障碍 :
晚期偶见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10%-15%)。
其他可能症状
全身伴随症状 :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乏力(5%-10%),发热罕见(<5%)。
疼痛感 :
通常无显著疼痛,但部分患者报告肌肉僵硬或活动后不适(10%-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肌肉萎缩 :
下肢远端(胫骨前肌)和近端(股四头肌)肌肉萎缩明显(80%-90%)。
肌力减退 :
肌力检测显示远端肌群(如踝背屈)和近端肌群(如髋屈曲)均受累(70%-80%)。
反射减弱 :
踝反射早期减弱或消失(60%-70%),膝反射随近端肌无力进展而减弱(40%-50%)。
吞咽功能异常 :
非典型体征
关节挛缩 :
呼吸功能异常 :
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仅见于晚期(10%-1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血液检查 :
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 :30%-50%患者轻度升高(正常值1-3倍),极少超过5倍。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EMG) :肌源性损害(低振幅电位),偶见自发性活动(如纤颤电位)(30%-40%)。
肌肉活检 :
病理特征 :边缘空泡和嗜酸性包涵体,无显著炎症浸润或MHC-I表达(90%-100%)。
免疫组化 :泛素阳性沉积(60%-70%),CD8+ T细胞罕见(<5%)。
影像学表现 :
磁共振成像(MRI) :T1加权像显示肌肉脂肪替代(高信号),以下肢远端和近端肌群为著(80%-90%)。
超声检查 :肌纤维结构紊乱伴回声增强(70%-80%)。
以上内容基于现有文献整理,具体数据支持率参考了多个医学资源。非炎性包涵体肌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肌肉疾病,临床表现以渐进性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辅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