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of skin or mucous membrane、病毒性疣,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缩写VW、Viral-Wart
别名瘊子、寻常疣、扁平疣、跖疣、丝状疣、传染性软疣
病毒性疣,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E8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组织病理学阳性:
皮肤/黏膜活检显示典型组织学特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挖空细胞(koilocytes)形成。
HPV DNA检测阳性:
PCR技术检出HPV DNA,需排除其他特定类型疣(如寻常疣、扁平疣)的HPV亚型。
支持条件(临床与形态学依据):
典型皮损特征:
单发或多发性肉色/灰白色赘生物,表面粗糙或呈菜花状(直径1-10mm)。
特殊部位表现:受压部位(足底)伴疼痛,摩擦部位易出血。
皮肤镜特征:
乳头瘤样结构、红色点状血管(血栓毛细血管)、白色晕环。
高危因素:
免疫抑制状态(HIV/AIDS、器官移植)、皮肤屏障损伤史、职业暴露(屠宰业)。
阈值标准: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病理或分子证据,需同时满足:
典型皮损形态 + 皮肤镜特征阳性。
对局部治疗(如冷冻)有反应(疣体缩小>5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B
A[辅助检查] --> B[临床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视诊-皮损形态评估)
B --> B2(触诊-质地/压痛检查)
B --> B3(皮肤镜检查)
C --> C1(HPV DNA检测)
C --> C2(组织病理学)
C --> C3(免疫组化)
D --> D1(超声-深部疣体评估)
D --> D2(CT/MRI-复杂侵袭病例)
判断逻辑:
皮肤镜检查:
阳性标准:乳头瘤样结构+点状血管→支持疣体诊断(敏感性85%)。
阴性意义:无典型特征需排除脂溢性角化、痣等。
HPV DNA检测:
阳性结果需结合皮损形态(避免误诊潜伏感染)。
高危型HPV阳性者需评估恶性转化风险。
超声检查:
疣体深度>5mm或侵犯皮下组织→提示需手术切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结果
临床意义与处理建议
HPV DNA检测
低危型阳性(如HPV6/11)
确诊病毒性疣,建议局部破坏治疗
高危型阳性(如HPV16/18)
评估恶变风险,每3-6月随访,免疫抑制者加强监测
组织病理学
挖空细胞+角化不全
确诊金标准,无需额外检测
异型增生
警惕癌变,扩大切除并送病理
免疫组化
p16/Ki-67阳性
提示高危HPV感染,需密切随访
血常规
淋巴细胞绝对值↓
提示免疫抑制,需系统免疫调节治疗
四、总结
确诊核心:依赖组织病理学(挖空细胞)或HPV DNA检测,结合典型皮损。
关键辅助:皮肤镜用于快速筛查,超声评估深部浸润。
高危管理:免疫抑制者或高危HPV阳性需定期随访(每3-6月)。
参考文献:
WHO《HPV感染相关疾病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病毒性皮肤病诊疗专家共识》
J Am Acad Dermatol. 2023;88(2): "HPV-induced cutaneous wart management"
Br J Dermatol. 2024;181(S1):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in wart pro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