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vein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9:08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NB30.3Y
路径
22
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NA80 - NB3Z
胸部损伤
NB30
胸部血管损伤
NB30.3
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NB30.3Y
其他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关键词
索引词
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vein、其他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展开
缩写
NB30-3Y、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其他特指
展开
别名
无名静脉-损伤-其他特指、锁骨下静脉-损伤-其他特指、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特定类型-损伤、头臂静脉-损伤-其他特指、锁骨下静脉-特定类型-损伤
展开
其他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NB30.3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显示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或血栓形成。
开放性损伤中直接观察到静脉破损或活动性静脉出血。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创伤史或医源性操作史
:
胸颈部穿透伤、钝挫伤病史,或近期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置入操作。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进行性肿胀伴皮下瘀斑,患侧上肢水肿或发绀(静脉回流受阻)。
低血容量性休克(心率>100次/分,收缩压<90 mmHg)。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直接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创伤史/医源性操作史 + 典型局部体征(肿胀、瘀斑)。
超声多普勒提示静脉血流中断或血栓形成。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CT血管造影(CTA)
:
判断逻辑
:三维重建可精确定位损伤部位,对比剂外溢提示活动性出血,敏感度>9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判断逻辑
:动态观察血流状态,微小损伤检出率更高,是手术干预前的金标准。
超声评估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判断逻辑
:血流信号缺失提示完全性断裂,湍流信号提示部分损伤,敏感度70%-85%。
胸部X线
:
判断逻辑
:纵隔增宽>8 cm提示纵隔血肿,患侧胸腔积液提示血胸,需结合临床判断。
血气分析
:
判断逻辑
:PaO₂骤降伴ETCO₂下降提示空气栓塞可能(罕见但致命)。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液检查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6-12小时内下降≥2 g/d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干预。
D-二聚体升高(>500 μg/L)
:提示血栓形成风险,但需排除其他部位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
:提示凝血障碍可能加剧出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
血气分析
:
代谢性酸中毒(pH<7.35,BE<-3)
: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扩容治疗。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CTA/DSA影像证据,结合创伤史与局部体征。
优先检查策略
:超声初筛→CTA明确→DSA干预(如需栓塞或手术)。
实验室监测重点
:动态血红蛋白监测评估出血,D-二聚体预警血栓风险。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实践指南(2023修订版)
《胸外科急症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2024)
《血管介入放射学:影像诊断与治疗》(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2023)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小撕裂
NB30.30
条目
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大撕裂
NB30.31
条目
其他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NB30.3Y
条目
未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NB30.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