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骨盆骨折,不伴骨盆环后弓破裂Other specified Fracture of pelvic bone without disruption of posterior arch of pelvic ring 更新时间:2025-06-19 02:11:17 关键词 索引词 Fracture of pelvic bone without disruption of posterior arch of pelvic ring、其他特指的骨盆骨折,不伴骨盆环后弓破裂
展开 缩写 其他特指骨盆骨折不伴后弓破裂、NB52-1Y
展开 别名 特定类型骨盆骨折不涉及后弓破坏、未破坏后弓的特殊骨盆骨折
展开 其他特指的骨盆骨折,不伴骨盆环后弓破裂(NB52.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骨折 :
X线(骨盆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或CT扫描明确显示骨盆骨折(如髂骨翼、耻骨支、坐骨支等),且同时满足:
无骶髂关节分离或移位(间隙<0.5cm)。
无骶骨骨折或裂隙(通过CT矢状位/冠状位重建确认)。
临床稳定性证据 :
体格检查显示骨盆环稳定(分离试验和挤压试验阴性或仅轻微疼痛)。
支持条件(临床与损伤机制依据) :
典型创伤史 :
高能量外伤(车祸、高处坠落)或低能量外伤(老年人跌倒)。
核心症状 :
局部剧痛(VAS评分≥7分)伴活动受限(如无法站立或行走)。
骨折类型限定 :
骨折部位需属于"其他特指"范畴(即非尾骨、髋臼、骶骨等标准亚型骨折)。
排除标准 :
存在骨盆后弓破裂(如骶骨Ⅱ/Ⅲ型骨折、骶髂关节脱位)。
合并骨盆环完全断裂(Young-Burgess分型中的LC/APC/VS型)。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树 :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骨盆X线平片] --> B[阳性/可疑]
A --> C[阴性但症状典型]
B --> D[CT扫描+三维重建]
C --> D
D --> E[明确骨折位置及后弓完整性]
E --> F[符合NB52.1Y诊断]
E --> G[涉及后弓破裂]
G --> H[转诊至NB52.2/NB52.3]
检查项目判断逻辑 :
X线平片(骨盆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 :
判断逻辑 :初筛骨折线位置。若显示骨折但骶髂关节间隙对称、骶骨轮廓完整,支持诊断。
局限性 :无移位骨折漏诊率达30%。
CT扫描(金标准) :
判断逻辑 :薄层(≤2mm)轴位+矢状位/冠状位重建,量化骨折移位(<1cm)及后弓完整性(骶骨无裂隙、骶髂关节对合正常)。
MRI :
判断逻辑 :仅用于怀疑韧带损伤或隐匿性骨折(T2高信号提示骨髓水肿)。
功能评估检查 :
骨盆稳定性测试 :
分离试验:双手按压髂嵴向外,诱发疼痛或异常活动提示不稳定(敏感性60%)。
挤压试验:向内推挤髂骨,阳性提示前环损伤。
下肢神经检查 :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坐骨神经受压(需结合肌电图)。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注:骨盆骨折本身无特异性实验室标志物,以下检查用于评估全身状态或并发症。
血常规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意义:提示潜在失血(需排查腹膜后血肿)。
处理:若Hb<80 g/L需输血,并行血管造影。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500 μg/L) :
意义:深静脉血栓(DVT)高风险(骨盆骨折后卧床导致)。
处理: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启动抗凝预防。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或ESR>40 mm/h :
意义:提示感染或严重软组织损伤(开放骨折时需排查)。
肌酸激酶(CK) :
CK>1000 U/L :
意义:肌肉广泛损伤(如挤压伤),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四、总结
确诊核心 :影像学(CT为主)证实骨折存在且后弓完整,排除骨盆环不稳定。
关键鉴别 :与骨盆环破裂骨折(NB52.2/NB52.3)区分,避免误诊导致治疗不足。
实验室价值 :重点监测失血(Hb)、血栓(D-二聚体)及肌肉损伤(CK)。
参考文献 :
《骨盆与髋臼骨折诊疗指南》(AAOS, 2023)
《创伤骨科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ICD-11官方分类标准(WHO,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