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内异物Unspecified Foreign body in stomach 更新时间:2025-06-19 02:11:50 关键词 索引词 Foreign body in stomach、未特指的胃内异物、胃内异物
展开 别名 胃内不明物体、胃内异物症、胃内吞食异物、胃石症
展开 未特指的胃内异物 (ND73.2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直视确诊 :
胃镜检查直接观察到胃腔内非食物性异物存在,明确其形态、大小及位置。
影像学确诊 :
CT扫描显示胃腔内高密度影(金属异物)或低密度充盈缺损(植物性胃石)。
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钡剂环绕的充盈缺损影,随体位移动。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异物摄入史 :
明确的外源性物体误吞史(如硬币、假牙、玩具)或大量特殊食物摄入史(如柿子、黑枣)。
典型症状组合 :
持续≥24小时的上腹痛/不适 + 恶心/呕吐 + 至少一项以下表现:
支持条件(加强诊断依据) :
体征支持 :
上腹部压痛(灵敏度 85%)
肠鸣音亢进(>35次/分钟)或减弱(<3次/分钟)
实验室阈值 :
白细胞计数 >12×10⁹/L(提示感染/穿孔)
粪隐血试验阳性(++以上)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胃内异物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内镜检查]
A --> D[实验室筛查]
B --> B1[X线平片]
B --> B2[CT扫描]
B --> B3[超声检查]
C --> C1[普通胃镜]
C --> C2[急诊胃镜]
D --> D1[血常规]
D --> D2[粪隐血]
D --> D3[炎症指标]
判断逻辑 :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 :
阳性 :金属/高密度异物直接显影 → 确诊
阴性 :需进一步CT检查(排除植物性胃石)
CT扫描 :
充盈缺损+气泡征 :提示植物性胃石(准确率>95%)
胃壁穿透征 :提示穿孔风险(需急诊干预)
内镜检查 :
普通胃镜 :
异物可见 → 同时评估黏膜损伤程度(溃疡/出血)
异物不可见 → 需结合CT确认位置
急诊胃镜指征 :
实验室筛查 :
粪隐血阳性 → 提示黏膜损伤 → 需内镜评估
CRP>20mg/L+白细胞升高 → 提示感染 → 需抗生素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⁹/L + 中性粒细胞>80% :
意义:提示异物相关感染(胃炎/穿孔早期)
处理:立即影像学评估+经验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炎症标志物 :
CRP>50mg/L :
意义:强烈提示组织坏死/穿孔
处理:急诊CT扫描+外科会诊
粪隐血试验 :
阳性(++~+++) :
意义:异物导致黏膜糜烂/溃疡
处理:无论异物大小均需内镜取出
血清电解质 :
低钾血症(<3.5mmol/L)+代谢性碱中毒 :
意义:长期呕吐导致脱水
处理:优先纠正电解质紊乱再取异物
四、诊断流程要点
确诊路径 :
异物史 + 影像学阳性 → 确诊
无症状但影像学阳性 → 监测72小时,未排出则内镜干预
紧急干预指征 :
电池/磁铁:6小时内取出
尖锐异物:24小时内取出
梗阻/穿孔:立即外科手术
特殊人群 :
精神障碍患者:需镇静下胃镜检查
儿童:避免CT,首选超声/X线
参考文献 :
《中国消化内镜异物管理指南》(2021)
《ACG临床指南:异物摄入管理》(2020)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胃石症诊疗专家共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