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胸内器官未特指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intrathoracic organ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0:24 关键词 索引词 Injury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intrathoracic organs、未特指胸内器官未特指的损伤、其他或未特指的胸内器官损伤、胸腔损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胸部内伤、胸廓内伤、胸内器官损伤NOS、胸内挫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胸内血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展开 缩写 未特指胸内器官损伤、胸部内脏器损伤NOS、胸内器官伤
展开 别名 胸内不明器官损伤、胸腔内未知器官损伤、胸部内脏器未明损伤、胸腔内未指明器官损伤、胸内器官不明损伤
展开 未特指胸内器官未特指的损伤(NB32.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胸部CT扫描显示胸腔内器官损伤征象(如纵隔移位、血肿形成、器官轮廓异常),且无法明确具体受损器官。
X线检查发现气胸/血胸(>200ml)或肋骨骨折(≥3根)伴胸腔内异常阴影。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创伤史 :
钝性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穿透伤(锐器/枪弹伤)作用于胸部。
至少两项核心症状 :
胸痛(呼吸时加剧)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0次/分)
循环不稳定(收缩压<90mmHg或心率>100次/分)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体征阈值 :
听诊呼吸音减弱(单侧消失提示气胸/血胸)
皮下气肿(触诊捻发音)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h内下降>2g/dL)
影像学特征 :
CT显示纵隔宽度>8cm(提示纵隔血肿)
肺野透亮度不均(提示肺挫伤)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生命体征监测]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X线胸片]
B --> B2[胸部CT]
B --> B3[超声]
C --> C1[持续血压/心率]
C --> C2[血氧饱和度]
D --> D1[血常规]
D --> D2[血气分析]
D --> D3[凝血功能]
判断逻辑 :
影像学检查 :
X线胸片 (首选):
气胸:患侧肺野透亮度增高+肺压缩边缘
血胸:肋膈角消失/液平面
阴性不排除损伤,需进一步CT
胸部CT (金标准):
器官损伤:肺挫伤(磨玻璃影)、纵隔血肿(高密度影)、膈肌连续性中断
判断原则:发现≥2处胸腔内异常且无法定位具体器官
超声 (床旁FAST):
生命体征监测 :
进行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提示活动性出血
SpO₂<90% :需排查气胸/肺挫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血红蛋白
男130-175 g/L 女120-150 g/L
↓>2g/dL/24h:活动性出血
紧急输血+手术探查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2×10⁹/L:组织损伤/炎症反应
抗感染+监测感染征象
动脉血氧分压
80-100 mmHg
↓<60 mmHg:呼吸功能衰竭
氧疗/机械通气
凝血酶原时间
11-13.5秒
↑>15秒:凝血功能障碍
补充凝血因子
乳酸
0.5-2.2 mmol/L
↑>4 mmol/L:组织灌注不足
液体复苏+改善循环
四、诊断流程总结
初步评估 :创伤史+生命体征(优先ABCDE原则)
影像确诊 :CT显示胸腔内多发损伤且无法特指器官
排除诊断 :
动态监测 :血红蛋白/乳酸趋势决定干预时机
权威依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第10版指南
《胸外伤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创伤杂志2023)
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要求(NB3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