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Schizophrenia or other 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2
子码范围6A20 - 6A2Z

关键词

索引词Schizophrenia or other 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
缩写SP、精神分
别名疯癫、精神病、神经病、精神错乱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组以现实检验能力显著受损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核心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言语紊乱)、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明显偏离所处文化背景的常态表现,且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障碍、物质中毒或戒断)。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包括:

诊断需满足至少一项核心症状(如持续妄想、第三人称幻听),并伴有社会功能显著下降,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除外)。


二、医学定义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属于神经发育性障碍,其病理机制涉及多脑区神经网络连接异常,特别是前额叶-边缘系统-丘脑环路的功能紊乱。关键特征包括: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 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可部分预测发病风险,但需与环境触发因素(如童年创伤、大麻滥用)共同作用。
  2. 神经发育异常

    • 妊娠期母体感染(如流感、弓形虫)、产科并发症(如子痫)使胎儿神经发育偏离正常轨迹,青春期突触修剪过度可能诱发症状。
  3. 神经递质系统失衡

    • 除经典多巴胺假说外,NMDA受体功能低下导致谷氨酸能调控失常,可能与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密切相关。
  4. 神经炎症假说

    • 小胶质细胞活化释放促炎因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抗体。

四、病因: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本病无传染性,但以下因素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1. 高危人群

    • 一级亲属患病者(风险较常人高10倍)
    • 胎儿期维生素D缺乏、冬季出生者
    • 青少年期持续使用高效力大麻制品
    • 城市贫困地区成长经历伴社会剥夺
  2. 共病机制

    • 共病代谢综合征主要与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第二代药物)、生活方式因素相关,而非疾病本身直接导致。

依据来源: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柳叶刀精神病学》2018年神经发育模型综述、《自然》2022年精神分裂症多组学研究。

关联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指向它处
条目精神分裂症6A20
条目分裂情感障碍6A21
条目分裂型障碍6A22
条目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6A23
条目妄想性障碍6A24
条目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症状表现6A25
条目继发性精神病性综合征6E61
条目其他特指的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6A2Y
条目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未特指的6A2Z
分部神经发育障碍6A00-6A0Z
分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6A20-6A2Z
分部紧张症6A40-6A4Z
分部心境障碍6A60-6A8Z
分部焦虑或恐惧相关性障碍6B00-6B0Z
分部强迫症或相关障碍6B20-6B2Z
分部应激相关障碍6B40-6B4Z
分部分离障碍6B60-6B6Z
分部喂食或进食障碍6B80-6B8Z
分部排泄障碍6C00-6C0Z
分部躯体不适或躯体体验障碍6C20-6C2Z
分部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6C40-6C5Z
分部冲动控制障碍6C70-6C7Z
分部破坏性行为或社交紊乱型障碍6C90-6C9Z
分部人格障碍及相关人格特质6D10-6D11.5
分部性欲倒错障碍6D30-6D3Z
分部做作性障碍6D50-6D5Z
分部神经认知障碍6D70-6E0Z
分部与妊娠、分娩或产褥期有关的精神或行为障碍6E20-6E2Z
分部与分类于他处的障碍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精神或行为综合征6E60-6E6Z
分部性功能障碍HA00-HA0Z
分部性别不一致HA60-HA6Z
章节睡眠-觉醒障碍07
条目心理或行为因素影响分类于他处的疾患或疾病6E40
条目其他特指的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6E8Y
条目未特指的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6E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