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32
子码范围2A20 - 2A2Z

关键词

索引词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同义词MPN -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yelosclerosis、myeloid neoplasm、MPN[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scleros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髓系肿瘤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MPN、骨髓增殖性肿瘤
别名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为特征的疾病,涉及一种或多种骨髓细胞系(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异常增多。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MPN主要包括:

患者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 血液粘稠度增加:由于红细胞或血小板过多,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视觉模糊等症状。
  2. 血栓形成风险:高凝状态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脑梗死和心肌梗死。
  3. 脾脏肿大:约半数以上的PMF患者会出现脾肿大,有时伴有肝脏肿大。
  4. 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因血小板功能障碍而容易发生皮肤瘀点、鼻衄等。

二、医学定义

MPN是造血干细胞获得突变后形成的克隆性肿瘤。这些突变导致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持续、不受控制地增殖,从而干扰正常造血功能。主要病理机制包括: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性病例提示存在遗传易感性,但大多数MPN为散发,无明确遗传背景。
  2. 环境暴露:放射线照射、苯类化合物接触被认为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但证据尚不充分。
  3. 病毒感染:少数研究提出逆转录病毒感染作为潜在诱因之一,但尚未得到广泛证实。
  4. 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MPN的风险略高,提示免疫调节失衡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四、病因: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1. 主要发病机制

    • 克隆性优势:突变细胞相对于正常细胞具有生存优势,逐渐取代后者成为骨髓中的主导成分。
    • 细胞因子失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等水平异常升高,进一步刺激相应细胞系过度增殖。
  2. 高危人群

    • 年龄>50岁者发病率显著上升。
    • 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职业工作者需警惕相关症状出现。
  3. 合并症管理

    • 心血管并发症: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感染防控: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力。
    • 营养支持:均衡膳食,补充富含铁质、叶酸的食物以辅助治疗贫血症状。

依据来源:2016 WHO分类标准、《Blood》期刊最新研究进展、《Hematology: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教科书内容。

条目非肥大细胞骨髓增殖性肿瘤2A20
条目肥大细胞增生症2A21
条目其他特指的骨髓增殖性肿瘤2A2Y
条目未特指的骨髓增殖性肿瘤2A2Z
分部骨髓增殖性肿瘤2A20-2A2Z
分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A30-2A3Z
分部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性肿瘤2A40-2A4Z
分部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2A50-2A5Z
分部前体淋巴细胞肿瘤2A70-2A7Z
分部成熟B细胞肿瘤2A80-2A8Z
分部成熟T细胞或NK细胞肿瘤2A90-2B2Z
条目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前体细胞肿瘤2A60
条目系列不明急性白血病2A61
条目霍奇金淋巴瘤2B30
条目组织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肿瘤2B31
条目免疫缺陷相关性淋巴增生性疾患2B32
条目恶性造血组织肿瘤,未进一步特指2B33
条目未特指的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2B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