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类型的皮肤良性肿瘤Unspecified Benign cutaneous neoplasm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54:00
编码2F2Z

关键词

索引词Benign cutaneous neoplasms、未特指类型的皮肤良性肿瘤
缩写皮肤良性肿瘤-NOS、皮肤良性肿瘤-未特指
别名皮肤良性肿物、皮肤良性赘生物、皮肤良性新生物、皮肤良性瘤

未特指类型的皮肤良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活检标本显示成熟分化良好的细胞结构,无非典型增生或异常核分裂象(核分裂计数≤1/10 HPF)。
      • 肿瘤边界清晰,无周围组织浸润证据。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皮肤/皮下肿物(质地柔软至韧实),生长缓慢(年增长≤1 cm)。
      • 表面皮肤纹理正常,无进行性破溃或色素扩散(持续≥6个月)。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边界清晰的均质回声团块(阻力指数RI<0.7)。
      • MRI T2加权像呈均匀高信号,无周围脂肪浸润。
  3. 排除标准

    • 存在转移证据(如区域淋巴结肿大或远处病灶)。
    • 组织学显示核异型性、坏死灶或脉管侵犯。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评估:临床检查 ├─ 视诊(肿物形态/颜色/表面特征) └─ 触诊(质地/活动度/压痛) │ ├─ 二级评估:无创检查 │ ├─ 皮肤镜检查(表皮结构分析) │ └─ 超声检查(深度/血流/边界) │ │ │ └─ 三级评估:有创检查(疑似恶性时) │ ├─ 穿刺活检(快速筛查) │ └─ 切除活检(金标准) │ └─ 特殊部位评估(头颈部/关节区) ├─ CT(骨质关系) └─ MRI(神经血管侵犯评估)

  2. 判断逻辑

    • 皮肤镜
      • 良性征象:均匀色素网络/粟粒样囊肿(排除黑色素瘤)。
    • 超声
      • 良性标准:纵横比<1、无微钙化、后方回声增强。
    • MRI
      • 脂肪瘤:T1/T2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衰减。
      • 神经鞘瘤:"靶征"(中心低信号+周边高信号)。
    • 活检优先级
      • 首选切除活检:肿物直径>2 cm或生长加速(>0.5 cm/6个月)。
      • 穿刺活检:深部肿物或手术高风险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组织病理学

    • 异常核分裂(>2/10 HPF):提示潜在恶性转化,需扩大切除范围。
    • 炎性细胞浸润:若伴中性粒细胞为主浸润,提示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2. 免疫组化

    • S-100阳性+SOX10阴性:支持神经鞘瘤(排除恶性神经鞘瘤)。
    • HMB-45/Melan-A阴性:排除黑素细胞肿瘤恶性转化。
  3. 分子检测(特殊类型)

    • NF1基因突变:若阳性且伴多发肿物,提示神经纤维瘤病I型(需全身筛查)。
  4. 血液学检查(鉴别诊断)

    • CRP>10 mg/L:排除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皮下结节。
    • 血沉>20 mm/h:提示需排查结节病或血管炎。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皮肤良性黑素细胞瘤2F20
条目良性角化细胞棘皮瘤2F21
条目表皮附件良性肿瘤2F22
条目良性真皮纤维或纤维组织细胞瘤2F23
条目神经或神经鞘起源的良性皮肤肿瘤2F24
条目樱桃样血管瘤2F25
条目小叶性毛细血管瘤2F26
条目婴儿和儿童期良性血管肿瘤2E81.2
条目其他特指的皮肤良性肿瘤2F2Y
条目未特指类型的皮肤良性肿瘤2F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