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反流Rumination-regurgitation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关键词
索引词Rumination-regurgitation、反刍-反流
别名反刍症、回食症、反复咀嚼症、再咀嚼症、食物回流症、食物逆流症
反刍-反流(MB29.4)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反复将食物带回口腔:
- 患者会反复将最近摄入的食物无痛性地反流到口腔中,这些食物可能会被重新咀嚼并吞咽或吐出。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进食后不久,尤其在餐后15至30分钟内最为常见。
[[1]]
- 发生频率较高,每周至少几次,并且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12]]
-
无明显痛苦感:
- 与其他形式的呕吐不同,反刍过程中患者通常不会感到疼痛或极度不适。
[[13]]
-
体重下降:
其他可能症状
- 腹部不适:
-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上腹部饱胀感或不适。
[[13]]
- 这种症状并不构成主要问题,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3]]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
- LES张力明显下降,导致食物容易从胃部逆流回食道直至口腔。
[[4]]
- 食管蠕动减弱及胃排空延迟的现象,促进了食物向口腔方向的反流。
[[13]]
-
膈肌与腹部肌肉协调失调:
- 反刍行为涉及膈肌与腹部肌肉之间的协调失调,这可以通过收缩膈肌或腹部肌肉实现。
[[5]]
- 这种动作促使胃内容物逆向通过食道,直至口腔。
[[5]]
非典型体征
- 轻度腹胀或腹部压痛:
- 虽然反刍-反流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腹胀或腹部压痛。
[[1]]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未见特异性异常:反刍-反流主要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因此常规的病原学检测如PCR病毒核酸阳性等不适用于此类病症。
[[13]]
-
血清学检查
- 未见特异性异常:反刍-反流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如病毒特异性抗体升高等不适用于此类病症。
[[13]]
-
影像学表现
- 食管-胃运动异常: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食管蠕动减弱及胃排空延迟的现象。
[[13]]
- 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失衡:脑区活性模式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提示中枢神经层面可能存在某些特定改变影响了正常的消化过程。
[[13]]
注:反刍-反流(MB29.4)是一种进食障碍的表现,主要涉及进食行为及其相关的行为异常。长期存在反刍行为还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症状。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