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年龄是否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Is age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early and lat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美国英语心血管健康研究
新闻源:unknown
2025-09-06 05:47:31阅读时长2分钟658字
急性心肌梗死年龄死亡率独立预测因素院内死亡出院后死亡β受体阻滞剂收缩压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分级

内容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2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年龄本身是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一年内死亡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尽管老年患者(≥70岁)存在更多合并症和治疗差异,但校正这些变量后,年龄因素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还发现年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显著更高,这可能解释了不同年龄组的预后差异。

摘要

目的:确定年龄增长是否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还是仅为更严重心脏疾病、更多合并症及治疗策略差异的间接指标。

患者:研究纳入261例连续收治于大学教学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患者,观察期为1年。

方法:分析74个变量以确定院内和出院后1年死亡率的单变量预测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校正年轻与老年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差异后,确定早期和晚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与<70岁患者(n=124)相比,≥70岁患者(n=137)女性比例更高,既往缺血性心脏病史更常见(均p<0.05)。老年患者入院时纽约心脏协会功能分级和Killip分级更高,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更高,血清白蛋白和肌酸激酶峰值水平更低。心电图显示老年患者更易出现左心室肥厚或房室传导阻滞。年轻患者接受溶栓药物的可能性是老年患者的3倍,接受静脉β受体阻滞剂的可能性高66%,且更常使用肝素和静脉硝酸甘油。住院死亡率在<70岁组为5.6%,≥70岁组为16.1%(p=0.013)。校正基线和治疗差异后,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入院时收缩压(负相关,p=0.0095)、β受体阻滞剂治疗(负相关,p=0.01)、年龄(p=0.014)、肌酸激酶峰值(p=0.015)和Killip分级(p=0.035)。存活出院患者中,<70岁组出院后1年死亡率为6.8%,≥70岁组为19.1%(p=0.001)。校正年龄相关基线和治疗差异后,出院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入院心率(p=0.0004)、年龄(p=0.011)、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p=0.012)、非Q波型心肌梗死(p=0.026)和血尿素氮水平(p=0.036)。

结论:在校正多种基线特征和治疗差异后,年龄本身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和出院后1年死亡率的强有力独立预测因子。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