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动脉或小动脉疾病Diseases of arteries or arteriole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09
子码范围BD30 - BD5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arteries or arterioles
同义词artery disease NOS、arterial disease NOS、arteriolar disease NOS、disorder of artery NOS、arteriopathy、动脉疾病NOS、小动脉疾病NOS、动脉病
缩写AD、Artery-Disease
别名动脉或小动脉病变、动脉-小动脉疾病、动脉及小动脉疾病、动脉与小动脉疾病、动脉和小动脉疾病、动脉或小动脉病症、动脉或小动脉异常

动脉或小动脉疾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动脉或小动脉疾病是指影响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较小的血管如小动脉的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可导致血流受限或中断,从而引起远端组织和器官缺血。根据病变性质的不同,动脉或小动脉疾病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急性动脉闭塞:突发性血管阻塞,通常由栓子脱落或血栓形成引起,迅速导致肢体或器官缺血。
  2. 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长期存在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常见于下肢,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逐渐进展所致。
  3. 动脉瘤:动脉壁局部扩张,可能导致破裂出血。
  4. 动脉夹层: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流入中膜层,形成假腔。
  5. 动脉痉挛:短暂性血管收缩,可能因寒冷、情绪等因素诱发。

二、医学定义

动脉或小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病理状态,其主要特征为动脉管腔的异常改变,包括但不限于狭窄、闭塞、扩张或炎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这些变化源于多种机制,例如: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动脉硬化:是动脉或小动脉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涉及脂质在动脉内膜下的积聚、纤维化及钙化,最终形成稳定的斑块。
  2.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激活促使血栓形成,阻塞血流。
  3.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增加了患病风险。
  4. 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均能显著促进动脉硬化的进程。
  5. 感染:罕见情况下,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直接侵犯血管壁,引发炎症性血管病。

四、病因: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1. 主要危险因素

    • 高脂血症:血脂水平升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 高血压:持续升高的血压加剧了血管壁的机械损伤。
    •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害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
    • 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血管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
    • 肥胖:增加心脏负担,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联。
  2. 特定人群

    • 老年人群
    •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 长期暴露于职业性毒素环境中的人

综上所述,动脉或小动脉疾病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依据来源:综合自《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来医生网)、《第三节动脉疾病》(人人文库)、《动脉疾病简介》(大众养生网)、以及其他权威医学文献和指南。

分部慢性动脉阻塞性疾病BD40-BD4Z
条目急性动脉闭塞BD30
条目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BD50
条目主动脉以外的动脉瘤或夹层BD51
条目某些特指的动脉或小动脉疾病BD52
条目继发性动脉和小动脉疾患BD53
条目糖尿病足部溃疡BD54
条目颅内或颅外动脉无症状狭窄BD55
条目颅内或颅外动脉无症状闭塞BD56
条目其他特指的动脉或小动脉疾病BD5Y
条目未特指的动脉或小动脉疾病BD5Z
分部高血压病BA00-BA04.Z
分部低血压BA20-BA2Z
分部缺血性心脏病BA40-BA6Z
分部冠状动脉疾病BA81-BA8Z
分部肺源性心脏病或肺循环疾病BB00-BB0Z
分部心包炎BB20-BB2Z
分部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BB40-BB4Z
分部心脏瓣膜病BB60-BC0Z
分部心肌或心腔疾病BC40-BC4Z
分部心律失常BC60-BC9Z
分部心力衰竭BD10-BD1Z
分部动脉或小动脉疾病BD30-BD5Z
分部静脉疾病BD70-BD7Z
分部淋巴管或淋巴结疾患BD90-BD9Z
分部操作后循环系统疾患BE10-BE1F.1
分部脑血管病8B00-8B2Z
分部皮肤血管功能性疾病EG00-EG02
分部循环系统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MC80-MC9Y
关联循环系统感染指向它处
关联循环系统肿瘤指向它处
关联循环系统发育异常指向它处
条目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BC20
条目循环系统疾病并发于妊娠、分娩或产褥期JB64.4
条目其他特指的循环系统疾病BE2Y
条目未特指的循环系统疾病BE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