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或假性软骨发育不全Other specified 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 or pseudoachondroplas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0:45:52 关键词 索引词 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 or pseudoachondroplasia、其他特指的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或假性软骨发育不全、Lowry-Wood综合征、Beukes家族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eukes家族性髋关节异常、股骨头发育不良,Meyer型、股骨头骨骺发育不良
展开 别名 多发性骨骺异常、多发性骨骺病、多发性骨骺病变、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MED、多发性骨骺发育障碍、假性软骨发育障碍、假性软骨发育异常
展开 其他特指的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或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出致病基因突变:
COMP 基因突变(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COL9A1/2/3 、MATN3 基因突变(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X线显示骨骺骨化延迟、碎裂或形态不规则(≥2处长骨受累)
MRI证实骨骺软骨结构紊乱或关节面不平整
典型临床表现 :
短肢型矮小(成年身高≤130 cm)
进行性关节疼痛/僵硬(膝关节、髋关节为主)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家族史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一级亲属患病)
骨骼畸形体征 :
膝内外翻畸形(胫股角>10°偏差)
脊柱侧弯(Cobb角>20°)或腰椎前凸增加
功能评估 :步态异常(如摇摆步态)或关节活动度下降(屈伸受限≥3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基因检测]
B --> B1[X线]
B --> B2[MRI]
B --> B3[CT]
C --> C1[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2[步态分析]
D --> D1[COMP基因]
D --> D2[COL9A1/2/3基因]
D --> D3[MATN3基因]
判断逻辑 :
影像学检查 :
X线 :首选筛查,评估骨骺形态(骨化延迟/碎裂)及畸形程度(膝内外翻角、脊柱曲度)。
MRI :当X线结果不明确时使用,可早期发现软骨基质异常(T2加权像高信号)和关节退变。
CT :用于复杂畸形(如椎体"舌状"突出)的三维重建。
功能评估 :
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屈伸<120°或髋关节外展<30°提示功能障碍。
步态分析 :摇摆步态(Trendelenburg征阳性)需结合影像学评估髋关节发育。
基因检测 :
先检测COMP 基因(覆盖PSACH及部分MED),阴性时扩展至COL9A1-3 /MATN3 。
阳性结果需与临床表现关联(如COMP 突变者矮小更显著)。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碱性磷酸酶(ALP)
儿童:150-420 U/L 成人:40-129 U/L
持续升高提示骨代谢活跃(骨骺修复/骨关节炎进展),需复查影像学评估骨骼变化。
血钙/磷
钙:2.2-2.6 mmol/L 磷:0.8-1.5 mmol/L
异常提示钙磷代谢紊乱(需排除营养性骨病),但本病通常正常。
CRP/ESR
CRP<5 mg/L ESR<20 mm/h
升高提示继发性关节炎活动期,需抗炎治疗。
基因检测报告
野生型
检出致病突变可确诊;阴性结果需重新评估表型(可能为新基因突变)。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ALP持续升高:每6个月复查X线监测骨骺进展。
CRP/ESR升高:启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并评估关节功能。
基因检测阴性但高度疑似: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进一步筛查。
四、诊断流程总结
疑诊 :矮小+关节畸形 → 行X线/MRI检查。
拟诊 :影像学符合+临床表现 → 启动基因检测。
确诊 :基因突变阳性或符合所有必须条件。
鉴别 :需排除粘多糖贮积症(尿GAG检测)、软骨发育不全(FGFR3 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
《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骨骼发育异常章节
《遗传性骨病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