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阈值标准: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采集]
A --> C[体格检查]
A --> D[基础实验室]
B --> B1(症状持续时间/诱因)
C --> C1(外阴视诊/阴道镜)
D --> D1(pH试纸)
D --> D2(湿片镜检)
D --> D3(胺试验)
D --> D4(革兰染色)
D --> D5(细菌/真菌培养)
D --> D6(PCR病原体检测)
D --> D7(激素水平检测)
判断逻辑:
4.5→提示微生态失衡,需结合胺试验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阴道pH值 | 3.8-4.5 | >4.5:乳酸杆菌减少,微生态失衡 | 停用碱性洗剂;益生菌治疗 |
湿片镜检 | |||
- 白细胞 | <10/HPF | >10/HPF:炎症反应活跃 | 抗炎治疗(如局部皮质激素) |
- 线索细胞 | <20% | 5-19%:过渡状态,提示菌群失调 | 监测或经验性抗菌治疗 |
胺试验 | 阴性 | 阳性:胺类代谢物产生,提示厌氧菌过度生长 | 甲硝唑局部治疗 |
血清雌二醇 | 绝经前:30-400 pg/mL | <20 pg/mL(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风险 | 局部雌激素治疗 |
阴道涂片炎症细胞 | 淋巴细胞为主 | 中性粒细胞↑:急性细菌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或刺激性阴道炎 | 针对性抗感染/抗过敏治疗 |
病原体培养 | 阴性 | 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生长:需结合菌落数(>10⁴ CFU/mL有意义) | 靶向抗生素治疗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