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伴血清IgG或IgA重度降低、IgM正常或升高和B细胞数量正常的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ies with severe reduction in serum IgG or IgA with normal or elevated IgM and normal numbers of B-cell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4A01.05

关键词

索引词Immunodeficiencies with severe reduction in serum IgG or IgA with normal or elevated IgM and normal numbers of B-cells、伴血清IgG或IgA重度降低、IgM正常或升高和B细胞数量正常的免疫缺陷、高IgM、免疫缺陷伴有血清IgG或IgA重度降低,同时伴有IgM正常或升高和正常数量的B细胞、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缺乏、HIGM2[高IgM综合征2型]、AICDA缺乏引起的高lgM综合征、高IgM综合征2型、AID缺乏引起的高IgM综合征、尿嘧啶N糖基化酶引起的高IgM综合征、UNG[尿嘧啶N糖基化酶]缺乏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IGM5[高IgM综合征5型]、高IgM综合征5型
同义词Hyper IgM
缩写HIGM2、HIGM5
别名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缺乏引起的高IgM综合征、AICDA缺乏引起的高IgM综合征、UNG缺乏引起的高IgM综合征

伴血清IgG或IgA重度降低、IgM正常或升高和B细胞数量正常的免疫缺陷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血清IgG或IgA水平显著降低(通常低于同年龄、性别的正常范围下限2个标准差)。
      • IgM水平正常或升高(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或高于正常上限)。
      • B细胞数量正常(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计数)。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反复细菌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 慢性腹泻,伴有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 家族史
      • 有家族遗传史,尤其是已知存在AICDA或UNG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所有三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反复感染、慢性腹泻、自身免疫性疾病)。
      • 家族遗传史(已知相关基因突变)。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或CT
      • 异常意义:显示肺部感染的征象,如浸润影、实变影等。
    • 鼻窦CT
      • 异常意义:鼻窦炎患者可能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积液等改变。
    • 腹部超声或CT
      • 异常意义:排除其他导致慢性腹泻的原因,如炎症性肠病。
  2. 临床鉴别检查

    • 淋巴结活检
      • 异常意义:可见少见的淋巴小结增生及典型的浆细胞减少。
    • 脾脏超声
      • 异常意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脾大。
  3. 功能评估

    • 抗体反应测定
      • 判断逻辑:对特定抗原(如疫苗抗原)的抗体生成能力减弱,进一步支持诊断。
    • T细胞亚群分析
      • 判断逻辑:排除T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免疫缺陷。
  4. 遗传学检测

    • 基因测序
      • 判断逻辑:检测AICDA和UNG基因突变,明确遗传病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学检查

    •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 IgG或IgA显著降低(<2 SD):直接支持诊断。
      • IgM正常或升高:进一步支持诊断。
    • 外周血B细胞数量
      • B细胞数量正常:排除其他类型的B细胞缺乏症。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急性感染或炎症反应。
    • 血沉(ESR)升高: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3.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B细胞亚群分布异常: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确认B细胞功能障碍。
    • CD19+ B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受损:进一步支持诊断。
  4. 抗体反应测定

    • 对特定抗原的抗体生成能力减弱:如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低于正常水平,支持诊断。
  5. 基因检测

    • AICDA或UNG基因突变:明确遗传病因,支持诊断。

四、总结

权威依据:《医学免疫学》、《Fields Virology》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期刊文章。

条目其他特指的联合免疫缺陷4A01.1Y
条目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伴B细胞的缺乏或极度减少4A01.00
条目B细胞数量正常或降低的两种以上免疫球蛋白严重缺乏的免疫缺陷症4A01.01
条目特定抗体缺乏伴免疫球蛋白浓度正常或B细胞数量正常4A01.02
条目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4A01.03
条目伴同种型或轻链缺陷和B细胞数量正常的免疫缺陷4A01.04
条目伴血清IgG或IgA重度降低、IgM正常或升高和B细胞数量正常的免疫缺陷4A01.05
条目其他特指的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4A01.0Y
条目未特指的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4A01.0Z
{if($request->host(true)=='www.familydocto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