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Other specified Immunodeficiencies with predominantly antibody defect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18:43 关键词 索引词 Immunodeficiencies with predominantly antibody defects、其他特指的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缺乏、BAFF[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缺乏、BAFF[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缺乏、分化群19缺乏、CD19[分化群19]缺乏、分化群20缺乏、CD20[分化群20]缺乏、分化群81缺乏、CD81[分化群81]缺乏、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缺乏、ICOS[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缺乏、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缺乏、TACI[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缺乏、跨膜激活剂和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缺乏、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缺乏、抗体缺陷为主的某些特指的免疫缺陷、低出生体重-矮小症-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Christian-Rosenberg综合征、骨硬化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破骨细胞缺乏性骨硬化症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骨硬化症7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破骨细胞缺乏性石骨症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石骨症7型、石骨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小头畸形-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异常、Say-Barber-Miller综合征、κ轻链缺乏、κ轻链疾病、κ轻链免疫缺陷、Kappa轻链免疫缺陷、Kappa轻链疾病、X连锁免疫神经疾病
展开 别名 抗体缺乏症、抗体功能障碍相关免疫缺陷、抗体介导的免疫缺陷
展开 其他特指的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4A01.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或靶向基因检测证实存在致病性基因突变(如TNFRSF13C、CD19、ICOS、TNFRSF13B等)。
符合ACMG(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致病性变异分类标准。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 :
IgG < 400 mg/dL(儿童<200 mg/dL),或低于年龄匹配参考值2个标准差
伴IgA和/或IgM异常(降低或升高)
特异性抗体应答缺陷 :
对蛋白抗原(破伤风/白喉)和/或多糖抗原(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后抗体滴度升高不足4倍
反复感染证据 :
≥2次需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性肺炎
≥4次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胃肠炎(1年内)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B细胞异常 :
CD19+ B细胞比例<2%(流式细胞术)
记忆B细胞(CD27+IgD-)比例<0.4%
自身免疫表现 :
自身抗体阳性(ANA≥1:160或抗TPO≥60 IU/mL)
组织学证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乳糜泻)
影像学特征 :
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3个肺叶受累)
鼻窦CT显示慢性鼻窦炎(Lund-Mackay评分≥4)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A --> B2(疫苗抗体应答评估)
A --> B3(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
B1 --> C[IgG<400mg/dL?]
B2 --> D[抗体应答不足?]
B3 --> E[B细胞比例<2%?]
C & D & E --> F[疑似诊断]
F --> G[基因检测]
G --> H[阳性:确诊]
G --> I[阴性]
I --> J[进阶检查]
J --> K1(记忆B细胞分析)
J --> K2(BAFF/APRIL水平检测)
J --> K3(淋巴结活检)
判断逻辑 :
免疫球蛋白定量 :
IgG降低是核心指标,但需排除继发性因素(肾病/肠病)
IgA/IgM异常模式提示特定基因缺陷(如IgM升高见于TACI缺陷)
疫苗抗体应答 :
蛋白抗原(破伤风)应答评估T细胞辅助功能
多糖抗原(肺炎球菌)应答评估B细胞直接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CD19+ B细胞绝对值<100/μL提示严重B细胞发育缺陷
CD4/CD8比值倒置需排查联合免疫缺陷
基因检测 :
首选靶向panel检测(覆盖ICOS/TACI/CD19等20个基因)
阴性者需全外显子测序+CNV分析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IgG
700-1600 mg/dL
<400 mg/dL:确诊核心指标;>2000 mg/dL:警惕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抗肺炎球菌抗体
≥1.3 μg/mL (≥70%血清型)
<50%血清型达标:提示特异性抗体缺陷;需结合疫苗接种史解读
CD19+ B细胞
5-20% (流式细胞术)
<2%:严重B细胞缺乏;正常范围伴低IgG:提示抗体分泌障碍
BAFF水平
0.6-1.4 ng/mL
>2.5 ng/mL:提示BAFF-R缺乏;<0.4 ng/mL:警惕自身抗体干扰
κ/λ轻链比值
1.35-2.65
<1.2:κ链缺乏特征;>3.0:需排除淋巴增殖性疾病
可溶性TACI
<10 ng/mL
>20 ng/mL:提示TNFRSF13B基因突变,与自身免疫高发相关
处理建议 :
IgG<400 mg/dL + 感染史 → 启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B细胞<2% + 基因阳性 → 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征
BAFF>2.5 ng/mL → 检测TNFRSF13C基因
κ/λ比值失衡 → 骨髓活检排除淋巴瘤
四、总结
确诊核心 :基因检测证实致病突变是金标准,需结合IgG降低+抗体应答缺陷
鉴别重点 :
排除继发性低丙球血症(药物/肾病/淋巴瘤)
区分CVID与其他PID亚型(如XLA的BTK突变)
监测要点 :
每3-6个月监测IgG水平及感染频率
每年评估肺功能+HRCT(支气管扩张进展)
自身免疫及肿瘤筛查(尤其胃肠镜)
参考文献 :
ESID(欧洲免疫缺陷学会)2023诊断指南
IUIS(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原发性免疫缺陷分类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基因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