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组织病理学]
A --> D[鉴别诊断]
B --> B1[直接镜检-KOH湿片]
B --> B2[真菌培养-SDA培养基]
B --> B3[分子检测-PCR]
C --> C1[HE染色]
C --> C2[PAS染色]
D --> D1[皮肤癣菌培养]
D --> D2[念珠菌血清学]
判断逻辑:
直接镜检:
阳性:发现透明/棕色分隔菌丝(柱孢霉属)或粗大暗色菌丝(新柱孢属)→ 支持诊断
阴性:需结合培养(假阴性率15-30%)
真菌培养:
SDA培养基:25-30℃培养2-4周,观察菌落形态(绒毛状棕/黑色)
菌种鉴定:需补充玉米粉琼脂区分新柱孢属与柱孢霉属
组织病理:
PAS染色阳性:角质层内菌丝直径3-6µm,伴轻度炎性浸润→ 确诊依据
HE染色阴性:需追加特殊染色
鉴别检查:
皮肤癣菌培养阴性可排除常见癣菌感染
β-D-葡聚糖检测阴性可排除深部真菌病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直接镜检
阴性
发现菌丝/孢子:提示活动性感染
启动抗真菌治疗
真菌培养
无生长
分离出新柱孢属/柱孢霉属:确诊依据
菌种鉴定+药敏试验
组织病理(PAS)
无真菌结构
角质层菌丝:提示浅部感染 真皮层侵袭:警惕混合感染
深部组织活检排查侵袭
炎症标志物
CRP<5 mg/L
持续升高: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严重炎症
加用抗生素/抗炎治疗
免疫指标
CD4+>500/µL
CD4+<200/µL:需排查HIV/AIDS等基础病
免疫重建+强化抗真菌
四、诊断流程要点
初筛:典型皮损(手足角化过度+甲损害)→ 直接镜检
确诊:镜检阳性者行培养+PAS染色,镜检阴性但高度疑似者加做PCR
重症预警:免疫抑制患者合并CRP>50 mg/L→ 排查深部感染
治疗监测:疗程中每4周镜检评估菌丝清除率
参考文献:
《中国浅部真菌病诊疗指南(2023版)》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24;62:e01523-23)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25;192:S1-S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