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肱骨内上髁骨折Fracture of medial epicondyle of humeru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NC12.42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medial epicondyle of humerus、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撕脱
同义词fracture of internal epicondyle of humerus、Fracture avulsion of medial epicondyle of humerus
别名肱骨内上髁损伤、内上髁骨折、肘部内上髁骨折、肱骨内侧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检查阳性
      • X线检查显示肱骨内上髁骨折线,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 CT扫描或MRI进一步确认骨折细节和软组织损伤情况。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肘关节内侧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进行手臂活动时(如屈曲和旋前动作)。
      • 肘关节内侧及周围区域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瘀斑。
      • 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尤其是屈曲、伸展和旋前功能受影响。
      • 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尺神经损伤的症状,表现为小指及环指半侧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 受伤机制
      • 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跌倒时肘部先着地,或在投掷运动中突然强力收缩前臂屈肌群。
      • 特定人群易感性:7-15岁之间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高峰期,骨骼相对较为脆弱。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肘关节内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 有明确的外伤史和特定人群易感性。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判断逻辑:常规X线片是首选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类型以及移位程度。典型的X线表现包括骨折线沿肱骨内上髁延伸,骨折块移位导致关节面不平整。
    • CT扫描
      • 异常意义: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评估骨折的复杂性和移位情况,尤其适用于复杂或隐匿性骨折。
    • MRI检查
      • 异常意义:MRI对于评估软组织损伤特别有用,可以显示周围韧带、肌腱以及神经的损伤情况,有助于全面了解损伤程度。
  2. 临床鉴别检查

    • 关节活动度评估
      • 异常意义:通过测量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评估功能受限的程度。特别是屈曲和旋前动作的影响。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异常意义:对于合并尺神经损伤的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流行病学调查

    • 受伤机制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受伤的具体机制(如跌倒、投掷运动等),增强诊断指向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阳性:直接确诊肱骨内上髁骨折,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 CT扫描阳性:进一步确认骨折细节,评估复杂性和移位情况。
    • MRI检查阳性: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如韧带、肌腱及神经损伤。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急性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影像学结果。
    • 血沉(ESR)升高:同样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需综合解读。
  3. 神经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尺神经受损,有助于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 肌电图异常:显示肌肉失神经支配,进一步确认神经损伤。
  4.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四、总结

权威依据:《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相关专业书籍及期刊文章。

条目肱骨髁上骨折NC12.40
条目肱骨外上髁骨折NC12.41
条目肱骨内上髁骨折NC12.42
条目肱骨外髁骨折NC12.43
条目肱骨内侧髁骨折NC12.44
条目其他特指的肱骨下端骨折NC12.4Y
条目未特指的肱骨下端骨折NC12.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