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其他手指内在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intrinsic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other finger at wrist or hand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6:01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intrinsic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other finger at wrist or hand level、其他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其他手指内在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前臂,腕和手部水平手指内生肌损伤
缩写其他手指内在肌损伤、手指内在肌肌肉筋膜肌腱伤
别名其他手指内在肌受伤、腕或手部其他手指内在肌损伤、其他特指的手指内在肌肌肉筋膜肌腱损伤、其他特指的腕或手水平手指内在肌受伤、其他特指的腕或手水平手指内在肌肌肉筋膜肌腱受伤
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其他手指内在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MRI检查:T2加权像显示肌腱连续性中断或肌肉水肿(敏感度85%-95%)。
- 术中直视探查:确认肌腱/肌肉断裂或严重纤维化(适用于开放性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病例)。
-
必须条件:
- 创伤史:明确的手部过伸、挤压或切割伤事件(80%-90%病例存在明确诱因)。
- 特征性功能障碍:
- 骨间肌损伤:手指内收/外展无力(Froment征阳性)。
- 蚓状肌损伤:掌指关节屈曲伴指间关节伸展困难(Bunnel-Littler试验阳性)。
-
支持条件:
- 超声检查:显示肌腱不连续或动态滑动异常(敏感度60%-75%)。
- 肌力测试:徒手肌力评级≤3级(按MRC分级)。
- 电生理检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下降>30%(仅用于合并神经损伤)。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临床评估 │
│ (病史+体格检查) │
└───────────────┘
↓
┌───────────────┐
│ X线检查 │
│ (排除骨折/脱位) │
└───────────────┘
↓
┌─────────────────────┐
│ 超声检查(首选) │
│ 或MRI(复杂病例) │
└─────────────────────┘
↓
┌─────────────────────┐
│ 电生理检查 │
│ (疑似神经合并损伤) │
└─────────────────────┘
判断逻辑:
-
高频超声:
- 正常肌腱呈纤维状高回声,断裂时可见低回声裂隙。
- 动态检查中肌腱滑动距离<3mm提示粘连。
-
MRI评估:
- 部分撕裂:T2像显示局部高信号但纤维连续。
- 完全撕裂:肌腱走行区出现"空鞘征"。
-
肌力测试:
- 骨间背侧肌测试:抵抗手指外展时肌腹无收缩。
- 蚓状肌测试:掌指关节屈曲30°时无法主动伸直指间关节。
三、实验室参考值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合并感染(正常<5 mg/L)。
- 血沉:>20 mm/h需警惕化脓性腱鞘炎(正常<15 mm/h)。
-
电生理参数:
- 运动传导速度:<50 m/s提示神经损伤(正常>55 m/s)。
- F波潜伏期:延长>31 ms(正常<28 ms)。
-
影像学阈值:
- 肌腱厚度:慢性损伤时增厚>150%(正常腱厚1-3 mm)。
- 肌肉脂肪浸润:MR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丢失>30%提示失用性萎缩。
四、诊断流程
-
急性损伤:
创伤史 → 排除骨折 → 超声/MRI → 确定损伤分级(Ⅰ-Ⅲ级)。
- 慢性损伤:
职业暴露史 → 肌力测试 → MRI脂肪抑制序列 → 评估退变程度。
- 复合损伤:
电生理检查 → 神经功能评估 → 制定联合修复方案。
诊断要点:
- 骨间肌压痛区与手指功能障碍存在解剖对应性
- MRI矢状位可清晰显示蚓状肌在屈肌腱鞘内的走行异常
- 超声动态检查能有效鉴别肌腱粘连与断裂
参考文献:
《手外科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肌肉骨骼超声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2022)
国际手外科联合会(IFSSH)肌腱损伤诊疗共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