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或手其他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其他特指的Other specified Open wound of other parts of wrist or hand
更新时间:2025-10-09 15:50:52
关键词
索引词Open wound of other parts of wrist or hand、腕或手其他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其他特指的
别名手腕开放性创伤、手掌开放性创伤、腕或手其他开放性外伤、腕部其它类型开放性损伤、手部其它类型开放性损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详细请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XA4012手的第三指蹼
XA1BR6手的第一指蹼
XA5PY9手的第二指蹼
XA3WG2手的第四指蹼
XA0J47腕尺侧缘
XA3LK1腕桡侧缘
XA6AR5腕掌面
XA0SH5腕背面
XA3FJ0掌远端
XA5TQ4小鱼际隆起
XA2JN4鱼际隆起
XA50E4掌心
XA00D7掌近端
腕或手其他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其他特指的 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腕或手其他部位的开放性伤口是指发生在手腕和手部(除手指,包括拇指以外区域)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因外力作用而破裂,导致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损伤。这类伤口包括切割伤、撕裂伤、穿刺伤等类型,其特征为皮肤连续性中断,可能伴随皮下组织、肌肉、肌腱或血管神经损伤,且存在污染风险。
病因学特征
-
创伤机制:
- 切割伤:由锐器(如刀具、玻璃)沿皮肤表面横向作用导致的线性伤口。
- 撕裂伤:由钝性外力(如重物碾压、机械牵拉)造成的不规则皮肤及组织撕裂。
- 穿刺伤:由尖锐物体(如钉子、针头)垂直刺入组织形成的深而窄的伤口。
-
生理与病理诱因:
- 意外伤害:日常活动中的跌倒、碰撞或物体直接打击。
- 职业暴露:从事机械操作、加工作业等职业时因工具使用不当或防护缺失所致。
- 运动损伤:高冲击性运动(如拳击、器械训练)中因姿势失控或设备故障引发。
病理机制
-
组织损伤:
- 皮肤全层(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断裂,深层可能累及筋膜、肌肉或肌腱。
- 血管损伤可导致局部出血,神经损伤可能引发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
-
出血与炎症反应:
- 毛细血管或小血管破裂引发渗血,动脉性出血需紧急压迫止血。
- 损伤后立即激活凝血级联反应,中性粒细胞浸润清除坏死组织并启动修复。
-
感染风险:
- 伤口暴露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驻菌群或环境微生物定植风险升高。
- 延迟清创(超过6-8小时)或污染严重时,感染概率显著增加。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局部体征:伤口可见皮肤缺损伴活动性出血,周围组织肿胀、皮温升高,48小时内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
- 全身反应:仅见于严重感染或合并症,表现为发热(>38℃)、C反应蛋白升高等系统性炎症反应。
-
伴随症状:
- 运动受限:伸/屈腕关节疼痛、握力下降提示肌腱或关节囊损伤。
- 神经症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需警惕神经束部分断裂。
参考文献:
- 《创伤外科学(第3版)》, 王正国主编
- 《急诊医学:理论与实践》, 李春盛著
(注:修改说明见外部讨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