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屈光介质清?}
B -->|是| C[直接检眼镜]
B -->|否| D[B超]
C --> E[发现损伤?]
E -->|是| F[确诊]
E -->|否| G[OCT]
D --> H[发现视网膜脱离/异物]
G --> I[分层分析损伤]
H & I --> J[最终诊断]
A --> K[症状评估]
K --> L[视野检查]
L --> M[定位损伤区域]
判断逻辑:
直接检眼镜:
裂孔:边界清晰红色缺损,周围可有色素沉着→需紧急手术。
出血:浅层呈火焰状,深层呈点状→量>1/4视盘直径提示重度损伤。
OCT:
神经上皮层脱离:液性暗区→脱离高度>500μm需干预。
椭圆体带断裂:黄斑区连续性中断→预后不良标志。
B超:
视网膜脱离:条带状回声与球壁分离→脱离范围>3钟点位需手术。
玻璃体后脱离:线状回声摆动→伴视网膜牵拉时需激光加固。
视野检查:
中心暗点(>5°)→提示黄斑损伤。
象限性缺损→对应视网膜周边部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注:视网膜外伤以影像学诊断为主,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并发症
炎症指标:
CRP >10 mg/L:提示创伤性炎症反应,若持续升高需排查感染性眼内炎。
ESR >20 mm/h:反映组织损伤程度,>40 mm/h提示全身炎症反应。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0.5 μg/mL:若伴玻璃体积血,提示活动性出血风险。
房水检测(仅限疑似感染):
白细胞 >5/HPF:提示外伤后眼内炎,需立即抗生素治疗。
电生理检查:
ERG a波振幅下降>30%:提示光感受器损伤,视力恢复预后差。
四、诊断流程要点
紧急评估:外伤后24小时内完成眼底/OCT检查(敏感性95%)。
动态监测:
无初始损伤者:72小时复查OCT(迟发性水肿检出率15%)。
出血患者:每周B超直至积血吸收(警惕牵拉性脱离)。
干预阈值:
视网膜脱离范围>90°或累及黄斑→24小时内手术。
裂孔伴玻璃体牵拉→预防性激光封孔。
参考文献: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 Traumatic Retinal Detachment Management Guideline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