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
Unspecified Opioid dependence
更新时间:2025-06-18 16:24:56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6C43.2Z
路径
06
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
6C40 - 6C5Z
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
6C40 - 6C4Z
物质使用所致障碍
6C43
阿片类物质使用所致障碍
6C43.2
阿片类物质依赖
6C43.2Z
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
关键词
索引词
Opioid dependence、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阿片类物质依赖、静脉麻醉、麻醉NOS、口服麻醉NOS、麻醉药依赖、阿片类物质成瘾、阿片依赖、阿片成瘾、海洛因依赖、海洛因成瘾、美沙酮依赖、美沙酮成瘾、吗啡依赖
展开
缩写
WTSAD、未特指阿片类物质依赖
展开
别名
鸦片依赖、阿片滥用、鸦片滥用
展开
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ICD-11 6C43.2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阿片类物质使用史
:
持续或反复使用阿片类物质(如吗啡、海洛因、芬太尼)≥6个月,且存在以下至少2项:
对药物的强烈渴求或冲动使用
难以控制使用剂量或频率
优先满足用药需求而忽视其他生活责任
耐受性增加(需更高剂量达到同等效应)
戒断症状出现(停药后8-12小时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
支持条件(临床证据)
:
毒理学证据
:尿液/血液中检出阿片类代谢物(如吗啡-3-葡萄糖醛酸苷)。
社会功能损害
:因药物使用导致职业、家庭或社交功能显著退化。
并发症体征
:注射部位感染、肝炎血清学阳性(HBV/HCV)、HIV感染。
阈值标准
:
确诊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2项,结合阿片类物质使用史。
高度可疑
:仅满足1项必须条件时,需附加2项支持条件(如毒理学阳性+并发症)。
二、辅助检查
毒理学筛查
:
尿液检测
:
判断逻辑
:吗啡类代谢物窗口期为48-72小时,阳性结果提示近期使用;阴性需排除美沙酮替代治疗干扰。
血液检测
:
判断逻辑
:用于急性中毒评估(如呼吸抑制时检测血药浓度)。
感染性疾病筛查
:
HIV/HBV/HCV血清学检测
:
异常意义
:静脉注射者感染风险显著升高,阳性结果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影像学评估
:
胸部X线/CT
:
判断逻辑
:排查吸入性肺炎(海洛因过量导致意识障碍时高发)。
腹部超声
:
判断逻辑
:评估肝脾肿大(长期使用合并酒精滥用者常见)。
神经心理评估
:
渴求量表(VAS)
:
判断逻辑
:量化渴求强度(评分≥7分提示高复发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毒理学检测
:
吗啡阳性(尿液)
:直接证实阿片类物质使用,需结合临床表现区分医疗用途与滥用。
芬太尼代谢物阳性
:提示高风险合成阿片依赖,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
肝功能指标
:
ALT/AST升高
(>2倍正常值):提示药物性肝损伤或病毒性肝炎,需排查感染源。
总胆红素升高
:可能合并胆道梗阻(吗啡致Oddi括约肌痉挛)。
免疫学指标
:
CD4+ T细胞计数降低
(<200/μL):提示HIV感染进展至AIDS期。
呼吸功能监测
:
血氧饱和度降低
(SpO₂<90%):警惕阿片过量导致的呼吸抑制。
四、诊断要点总结
核心依据
:药物使用史+失控性用药行为+戒断症状,三者需动态观察(戒断症状可滞后出现)。
实验室支持
:毒理学检测为关键客观证据,但需注意检测窗口期限制。
鉴别重点
:排除其他物质共依赖(如苯二氮䓬类)、继发性精神障碍(如药物诱发的抑郁)。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中国药物依赖防治指南(2023版)》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阿片类物质依赖,目前使用
6C43.20
条目
阿片类物质依赖,早期完全缓解
6C43.21
条目
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部分缓解
6C43.22
条目
阿片类物质依赖,持续完全缓解
6C43.23
条目
未特指的阿片类物质依赖
6C43.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