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关节活动度测量]
B --> B2[压痛定位]
C --> C1[X线]
C --> C2[MRI]
C --> C3[CT]
D --> D1[血沉 ESR]
D --> D2[C反应蛋白 CRP]
D --> D3[关节液分析]
判断逻辑:
X线:
阳性标准:关节间隙变窄 >50% 或 骨赘形成
关联性:若阴性但症状持续 → 转MRI
MRI:
关键征象:
T2加权像高信号(软骨损伤)
韧带连续性中断(部分/完全撕裂)
分级逻辑:
轻度:仅软骨表层损伤 → 保守治疗
重度:全层软骨缺损+韧带撕裂 → 手术评估
关节液分析:
鉴别意义:
白细胞 <2000/μL → 排除感染/炎症
黏蛋白凝集试验正常 → 排除类风湿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炎症标志物:
ESR >20 mm/h:提示慢性炎症或合并自身免疫病,需排查类风湿因子
CRP >10 mg/L:急性炎症活动指标,>50 mg/L需排除感染
关节液分析:
黏度降低:润滑功能下降 → 支持软骨退变诊断
透明质酸减少:<1.5 g/L → 关节退行性变特征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排除感染性关节炎(敏感性 >95%)
四、诊断流程总结
确诊路径:
必须条件(症状+体征) + MRI阳性 → 确诊
支持条件(影像学/风险) + 排除其他疾病 → 高度疑似
关键鉴别:
MRI阴性但症状典型 → 关节镜探查
ESR/CRP显著升高 → 优先排除炎症性关节病
参考文献:
ICD-11 官方诊断指南 (WHO, 2023)
《Orthopaedic Basic Science》第5版(AAOS, 2022)
EULAR 非炎症性关节病管理共识(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