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椎感染Unspecified Infection of vertebra
更新时间:2025-06-19 05:45:44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n of vertebra、未特指的脊椎感染、脊椎感染、感染性脊柱炎、肠细菌性脊柱炎、脊椎骨髓炎
我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为"未特指的脊椎感染"整理专业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
未特指的脊椎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证据:
✓ 椎体组织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体(细菌/真菌/分枝杆菌)
✓ 经皮穿刺或手术获取的脓液培养阳性
✓ 血液培养阳性(需排除其他感染源)
- 注意: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因培养敏感性仅40-60%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脊柱局部疼痛(>3周)伴夜间加重
✓ 脊柱活动受限及局部压痛
- 影像学证据:
✓ MRI显示≥1个椎体骨髓水肿(T1低信号,T2/STIR高信号)
✓ CT/X线显示椎体破坏或椎间隙狭窄(晚期表现)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50mg/L 或 ESR>50mm/h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危险因素:
✓ 糖尿病/HIV/免疫抑制剂使用
✓ 近期脊柱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史
✓ 静脉药瘾或慢性肾病
- 全身症状:
✓ 发热(>38℃)持续>1周
✓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10%)
- 实验室支持:
✓ PCT>0.5ng/ml(提示细菌感染)
✓ 血清结核T-SPOT阳性(排除结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脊椎感染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介入性检查]
B --> B1[X线平片]
B --> B2[CT扫描]
B --> B3[MRI]
B --> B4[骨扫描]
C --> C1[炎症标志物]
C --> C2[微生物培养]
C --> C3[血清学检测]
D --> D1[CT引导下穿刺活检]
D --> D2[手术探查取材]
判断逻辑:
- MRI首选:敏感性95%,特异性80%,早期显示骨髓水肿及软组织脓肿
- CT价值:
- 评估骨质破坏细节(优于MRI)
- 引导穿刺活检(安全获取组织标本)
- 实验室检查层级:
- 初筛:CRP/ESR(敏感性>90%)
- 二级:血培养(阳性率20-40%)
- 确诊级:组织培养/病理(金标准)
- 活检指征:
- 血培养阴性且经验治疗无效
- 疑似结核/真菌等特殊病原体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CRP |
>50 mg/L |
提示活动性细菌感染,水平与感染严重度正相关 |
每48小时监测,指导抗生素疗程调整 |
ESR |
>50 mm/h |
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反应不佳 |
结合影像学评估感染控制情况 |
PCT |
>0.5 ng/ml |
细菌感染特异性标志(vs病毒/非感染性炎症) |
>2ng/ml需强化抗感染治疗 |
白细胞计数 |
>12×10⁹/L 或 <4×10⁹/L |
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升高,慢性期可正常;显著降低提示免疫抑制 |
中性粒<1.5×10⁹/L需升白治疗 |
组织培养 |
阳性 |
确诊依据,可指导靶向治疗 |
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 |
结核T-SPOT |
阳性 |
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特异性>95%) |
需加做抗酸染色/PCR验证 |
真菌G试验 |
>80 pg/ml |
提示可能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 |
需组织病理学确认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高度疑似病例: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2项+1项支持条件即可启动经验性治疗
- 确诊路径:
- 首选MRI确认感染灶 → CT引导穿刺 → 组织培养/病理
- 血培养阳性+影像学证据可替代组织学诊断
- 特殊注意:
- 抗生素使用>48小时会显著降低培养阳性率
- 结核感染需满足:病理见肉芽肿+抗酸染色/PCR阳性
参考文献:
- IDSA《成人和儿童原生性椎体骨髓炎诊断与管理指南》
- 《中华骨科杂志》脊柱感染诊疗专家共识
- ESCMID《骨骼系统感染诊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