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症状符合核心组合?}
B -->|是| C[排除性检查]
B -->|否| Z[考虑其他诊断]
C --> D[影像学检查]
D --> E[X线]
D --> F[MRI]
C --> G[实验室检查]
G --> H[炎症标志物 CRP/ESR]
G --> I[自身抗体 RF/抗CCP]
C --> J[关节液分析]
J --> K[白细胞计数]
J --> L[粘蛋白凝块试验]
E & F & H & I & K & L --> M[综合判断]
M --> N[确诊FA37.Z]
M --> O[转诊专科]
判断逻辑:
X线:
阳性:非对称性间隙狭窄+骨赘形成 → 支持诊断
阴性:需MRI进一步评估软骨状态
MRI:
软骨缺损(Outerbridge II-IV级)+ 少量积液 → 核心支持
弥漫性滑膜增生 → 排除(提示炎症性关节炎)
关节液分析:
白细胞<2000/μL + 粘蛋白凝块良好 → 符合非炎性特征
结晶检出 → 排除(提示痛风/假性痛风)
实验室检查:
CRP/ESR正常 + 自身抗体阴性 → 强化排除依据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CRP
<10 mg/L
>10 mg/L:提示炎症活动,需排查感染/自身免疫病
重复检测+抗核抗体谱筛查
ESR
<20 mm/h
>20 mm/h:非特异性炎症标志,持续升高需排除肿瘤/结核
结合影像学深入评估
关节液白细胞
<2000/μL
>2000/μL:提示炎性关节病
培养+结晶检查
RF
<14 IU/mL
阳性: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抗CCP抗体检测+手部X线
关节液粘稠度
凝块形成良好
凝块易碎:提示退行性变或炎性介质破坏
结合MRI评估软骨状态
关键解读原则:
所有实验室异常均需优先排除其他明确疾病(如CRP升高必须排除感染)
单一指标异常不足以诊断FA37.Z,需符合"非炎性+结构性损伤"整体模式
关节液分析是鉴别炎性/非炎性的核心依据
四、诊断流程总结
第一步:确认核心症状组合(疼痛+短暂僵硬+机械卡顿)
第二步:执行排除性检查(影像学+实验室)
第三步: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可确诊:
影像学显示结构性损伤但无特定疾病特征
实验室排除炎症/自身免疫指标
关节液呈非炎性改变
禁忌:
避免仅凭单一症状(如孤立性疼痛)诊断
禁用诊断性治疗(如激素试验)
参考文献:
《ICD-11肌肉骨骼疾病临床应用指南》(WHO, 2023)
《非特异性关节紊乱诊断专家共识》(中华骨科杂志, 2022)
《关节液分析在关节病鉴别中的价值》(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