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Spontaneous rupture of synovium or tendon、未特指的滑囊或肌腱的自发性断裂、滑囊或肌腱的自发性断裂、滑囊和肌腱的退行性断裂
缩写FB41Z、自发性断裂
别名自发性肌腱断裂、自发性滑囊破裂、肌腱自发性断裂、滑囊自发性破裂、退行性滑囊或肌腱断裂
未特指的滑囊或肌腱的自发性断裂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影像学直接证据:
MRI显示肌腱连续性中断(完全断裂)或部分纤维撕裂(部分断裂)。
超声检查实时动态成像观察到肌腱滑动功能障碍或结构不连续。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典型临床表现:
突发性局部剧痛(≥70%病例)伴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
损伤瞬间可闻及"啪"声(30%-50%病例)。
体征阳性:
触诊局部凹陷畸形(完全断裂特异性体征)。
特定功能测试异常(如跟腱断裂的Thompson试验阳性)。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高风险因素:
年龄>60岁(胶原蛋白退化)。
系统性疾病史(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痛风)。
长期皮质类固醇使用史。
排除性证据:
无明确外伤史(如跌倒、撞击)。
X线排除骨折/骨性异常。
确诊阈值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必须条件全部(突发疼痛+功能障碍+体征阳性)。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实验室筛查]
B --> B1(MRI-金标准)
B --> B2(超声-动态评估)
B --> B3(X线-排除骨折)
C --> C1(关节活动度测试)
C --> C2(肌力分级评估)
C --> C3(特殊体征检查)
D --> D1(炎症标志物)
D --> D2(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