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2A81.1

关键词

索引词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缩写IVLBCL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IVLBCL)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
      • 通过活检(如皮肤、脑组织、骨髓等)获取的组织样本中,发现大量恶性B细胞局限于血管腔内生长。
      • 免疫组化显示这些细胞表达CD20、CD79a、PAX5等B细胞特异性抗原。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发热(体温≥38℃),伴有盗汗、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 皮肤损害:紫癜样皮疹、瘀点或溃疡等。
      •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感觉或运动异常等。
    •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 CT/MRI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 PET-CT显示全身多器官受累情况。
      • 骨髓活检显示恶性B细胞在骨髓中的浸润。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组织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发热+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症状)。
      •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CT/MRI
      • 异常意义: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脑实质及软脑膜病变。有助于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支持IVLBCL的诊断。
    • PET-CT
      • 异常意义:评估肿瘤负荷及全身受累情况。显示高代谢活性区域,提示恶性B细胞的存在。
    •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评估肝脏、脾脏等器官受累情况。可发现肿大的肝脾或其他异常回声。
  2. 临床鉴别检查

    • 神经系统评估
      • 异常意义: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如感觉或运动异常,有助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皮肤科检查
      • 异常意义:详细记录皮肤损害的类型和分布,有助于识别IVLBCL的特征性皮肤表现。
  3.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既往病史,特别是是否存在免疫抑制或病毒感染(如EBV感染)的历史,有助于支持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测

    • PCR病毒核酸阳性:血液或组织样本中EBV DNA的检测阳性,提示EBV感染可能与IVLBCL的发生有关。
    • 免疫组化:显示恶性B细胞表达CD20、CD79a、PAX5等B细胞特异性抗原,直接支持诊断。
  2. 血清学检查

    • 病毒特异性抗体升高:如EBV IgM/IgG抗体升高,支持近期或慢性EBV感染。
    •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3.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但通常外周血涂片中未见恶性B细胞。
    • 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240 U/L),提示肿瘤负荷较高或广泛受累。
  4. 骨髓活检

    • 异常意义:显示恶性B细胞在骨髓中的浸润,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5. 脑脊液检查

    • 异常意义:如果怀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脊液检查可能发现蛋白质水平升高、白细胞增多或恶性B细胞存在。

四、总结


权威依据:《血液病学》、《淋巴瘤病理学》及相关临床研究报道。

条目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2A81.0
条目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2A81.1
条目浆母细胞淋巴瘤2A81.2
条目淋巴瘤样肉芽肿病2A81.3
条目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大B细胞淋巴瘤2A81.4
条目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5
条目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6
条目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7
条目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2A81.8
条目原发渗出性淋巴瘤2A81.9
条目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2A81.A
条目恶性淋巴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B33.5
条目其他特指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A81.Y
条目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他方面未特指2A8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