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 D1(血常规)
D --> D2(生化:LDH/β2-MG)
D --> D3(血清学:EBV/HIV抗体)
E --> E1(胃DLBCL:幽门螺杆菌检测)
E --> E2(HHV8相关:LANA-1 IHC)
E --> E3(Richter转化:TP53 FISH)
判断逻辑:
影像学定位:
CT/MRI发现结外病变(如胃壁增厚>1cm)→ 提示需活检确认。
PET-CT高代谢灶(SUVmax≥15)→ 支持侵袭性淋巴瘤。
病理分级:
免疫组化CD20强阳性 + Ki-67≥80% → 符合DLBCL增殖特征。
MYC/BCL2双表达 → 提示高侵袭性亚型。
亚型鉴别:
LANA-1阳性 + 浆膜腔积液 → 诊断HHV8相关DLBCL。
TP53突变 + CLL病史 → 确诊Richter转化。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值意义
处理建议
LDH
120-250 U/L
>375 U/L:提示肿瘤负荷大/侵袭性强;>1000 U/L:需警惕Richter转化
立即行PET-CT评估分期
β2微球蛋白
0.8-2.2 mg/L
≥3.5 mg/L:预后不良标志(IPI评分高危组)
纳入治疗风险评估
CD4+ T细胞计数
500-1500 cells/μL
<200 cells/μL(HIV患者):HHV8相关DLBCL风险增加
启动抗病毒预防
EBV-DNA载量
阴性
阳性:提示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
加做EBER原位杂交
单克隆IgG峰
无
出现:提示淋巴浆细胞分化(需排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验证
关键解读:
LDH与β2微球蛋白同步升高 → 强烈支持侵袭性DLBCL诊断。
CD4+计数<200 cells/μL伴HHV8阳性 → 需按HIV相关淋巴瘤方案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初筛:影像学定位病灶 + LDH/β2微球蛋白升高 → 疑诊DLBCL。
确诊:活检病理(形态+免疫组化)→ 明确DLBCL及亚型。
分层:
胃原发:加做幽门螺杆菌检测。
浆膜腔积液:必查HHV8 LANA-1。
CLL病史:TP53 FISH排除转化。
预后评估:IPI评分(含LDH/β2微球蛋白)+ 双表达状态。
参考文献:
[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17修订版)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cell Lymphomas (2025)
[3] Blood. 2024;143(2):101-112 "Molecular subtyping in DL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