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阴囊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scrotum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5:38
编码2C83.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scrotum、未特指的阴囊恶性肿瘤、阴囊恶性肿瘤、阴囊原发性恶性肿瘤、阴囊癌、恶性阴囊肿瘤、阴囊皮肤恶性肿瘤
缩写未特指阴囊恶性肿瘤、阴囊恶性肿瘤NOS
别名阴囊恶性病、阴囊恶性疾病、阴囊恶性病变

未特指的阴囊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阴囊皮肤或附属组织存在恶性肿瘤细胞。
      • 免疫组化染色(如CK5/6、p63、CEA等)辅助鉴别鳞癌、Paget病或基底细胞癌等病理类型。
  2. 必须条件

    • 原发病灶定位:肿瘤明确起源于阴囊皮肤或其附属组织(如毛囊、汗腺)。
    • 恶性证据:组织学显示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浸润性生长模式等恶性特征。
  3. 支持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肿块(出现率>70%)
      • 溃疡伴脓性/血性渗出(出现率50-70%)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现率40-60%)
    • 高危因素暴露史
      • 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衍生物等致癌物(职业暴露史)
      • 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术后)
    • 影像学支持:超声/CT显示阴囊占位性病变伴邻近组织浸润或淋巴结转移。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B --> D[视诊:皮肤溃疡/色素沉着] B --> E[触诊:肿块质地/淋巴结] C --> F[超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 C --> G[CT/MRI:淋巴结转移评估] C --> H[PET-CT:远处转移筛查] A --> I[病理学检查] I --> J[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I --> K[免疫组化:分型鉴别]

判断逻辑

  1. 超声检查
    • 低回声肿块伴血流信号增强→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高
    • 邻近筋膜层中断→提示局部浸润
  2. CT/MRI
    • 腹股沟淋巴结短径>10mm或中心坏死→提示转移
    • 盆壁肌肉受侵→肿瘤晚期表现
  3. PET-CT
    • SUVmax>2.5→支持恶性病变(需排除炎症干扰)
  4. 病理学分级
    • 高分化鳞癌:侵袭性较低,预后较好
    • Paget病:需扩大切除范围(易边缘残留)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肿瘤标志物

    • CEA>5 ng/mL:提示肿瘤负荷较大或存在转移(特异性60%)
    • SCC>1.5 ng/mL:鳞癌特异性指标(阳性率40-50%)
    • 处理建议:持续升高需复查影像排除转移
  2. 炎症指标

    • CRP>10 mg/LESR>20 mm/h:提示继发感染或肿瘤坏死
    • 处理建议:合并溃疡时需加用抗生素
  3. 血常规

    • Hb<110 g/L:慢性失血或肿瘤消耗(需排查消化道转移)
    • PLT>450×10⁹/L:副肿瘤综合征可能
  4. 免疫组化关键指标 标志物 异常意义
    CK5/6(+) 支持鳞状细胞癌诊断
    GCDFP-15(+) 提示Paget病(乳腺外型)
    p16(-) 排除HPV相关癌变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临床表现+高危暴露史→影像学初筛→病理活检确诊
  2. 重点鉴别
    • 良性病变:阴囊湿疹、囊肿(超声无血流信号)
    • 继发肿瘤:转移性黑色素瘤(S100+/HMB45+)
  3. 随访关键
    • 术后每3个月复查腹股沟超声+肿瘤标志物
    • 高危患者(免疫抑制者)年度PET-CT筛查

参考文献

条目阴囊鳞状细胞癌2C83.0
条目其他特指的阴囊恶性肿瘤2C83.Y
条目未特指的阴囊恶性肿瘤2C8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