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aemic stroke due to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6:00
编码8B11.1

关键词

索引词Cerebral ischaemic stroke due to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thrombosis of cerebral arteries (deprecated)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颈动脉虹吸部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虹吸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MCA[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基底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大脑前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PCA[大脑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大脑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同义词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thrombosis of cerebral arteries (deprecated)
缩写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ICA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别名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事件

其他特指部位的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栓塞(BD53.4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证据:活检发现受累组织小动脉内胆固醇结晶栓塞(双凹针状裂隙样结构)。
    • 影像学直接证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特征性"串珠样"血管狭窄或突然截断改变。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突发靶器官缺血表现
      • 大脑: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
      • 视网膜:急性无痛性视力丧失伴眼底检查见Hollenhorst斑块
      • 皮肤:网状青斑伴紫癜/溃疡(下肢多见)
      • 指端:蓝趾综合征(趾端发绀、疼痛)
    •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存在颈动脉/主动脉/髂动脉等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影像学或病史)
    • 诱因事件:近期(1-6周内)有血管介入操作史或抗凝治疗史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要素)

    • 实验室证据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00/μL)
      • 补体C3/C4下降(提示免疫复合物激活)
    • 影像学间接证据
      • 腹部超声显示肾皮质梗死(即使无肾功能异常)
      • 皮肤活检见微小血管胆固醇栓塞伴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1. 影像学检查
    ├─ 脑血管评估:MRI/MRA(脑梗死灶+血管狭窄)
    ├─ 主动脉评估:CTA(主动脉斑块/溃疡)
    └─ 微循环评估:甲襞微循环显微镜(毛细血管栓塞)
  2. 实验室检查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肾功能监测:尿蛋白、肌酐
    └─ 免疫指标:补体C3/C4、ANCA
  3. 病理学检查
    └─ 靶器官活检(皮肤/肾/肌肉)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1.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500/μL:提示胆固醇结晶引发的过敏样反应,需与寄生虫感染鉴别

  2. 补体C3
    • <90 mg/dL:反映补体系统激活,支持栓塞相关炎症反应
  3. 尿蛋白/肌酐比
    • 0.5 g/g:提示肾小动脉栓塞,即使血肌酐正常也应警惕

  4. 皮肤活检
    • 真皮层小动脉内针状裂隙:确诊性病理表现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0
条目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1
条目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2
条目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8B11.3
条目其他已知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4
条目病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8B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