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关键词 索引词 Postpartum haemorrhage
展开 同义词 haemorrhage after delivery of fetus or infant、hemorrhage after childbirth、胎儿或婴儿分娩后出血 [possible translation]、hemorrhage after childbirth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展开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出血量测量 :
阴道分娩者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
剖宫产分娩者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显著且快速增加的阴道流血量,颜色鲜红或暗红,有时伴有血块。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口渴、面色苍白等症状。
长时间大量出血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疲劳、气短等症状。
体征 :
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血压可能降至90/60 mmHg以下,脉搏可能超过100次/分钟)。
子宫轮廓不清、质地较软、宫底高度升高。
腹部膨胀,提示可能存在内出血。
可见会阴裂伤、宫颈撕裂或血管损伤。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精确出血量测量,需结合以下两项:
典型临床表现(显著且快速增加的阴道流血量)。
生命体征异常(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和体征(子宫轮廓不清、质地较软)。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B超检查 :
异常意义 :评估子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物,如胎盘组织残留。
彩色多普勒超声 :
判断逻辑 :评估子宫收缩情况和血管状况,有助于发现异常血管破裂或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鉴别检查 :
凝血功能检查 :
异常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血常规检查 :
异常意义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提示感染风险。
其他检查 :
腹部检查 :
异常意义 :子宫轮廓不清、质地较软、宫底高度升高,触诊时子宫缺乏正常硬度,按压宫底时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
外阴及阴道检查 :
异常意义 :可见会阴裂伤、宫颈撕裂或血管损伤,出血点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 :提示急性失血,常见于80%-90%的病例。
白细胞计数升高 :提示感染风险,较少见于20%-40%的病例。
凝血功能检查 :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消耗性凝血病,常见于60%-80%的病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常见于60%-80%的病例。
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于30%-50%的病例。
其他实验室指标 :
电解质紊乱 :低钠、低钾等,提示严重失血后的代谢紊乱,较少见于20%-40%的病例。
肝功能指标异常 :ALT、AST升高,提示肝脏受损,较少见于20%-40%的病例。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于出血量的精确测量,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辅助检查 以影像学(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为主,综合评估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异常意义 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出血量、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结果,为治疗提供依据。
权威依据:《中华妇产科杂志》、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指南、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