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气血津液病类(TM1)Other specified Qi, blood and fluid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6:58 关键词 索引词 Qi, blood and fluid disorders (TM1)、其他特指的气血津液病类(TM1)
展开 其他特指的气血津液病类(TM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四诊合参 :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基本中医诊断方法
✓ 问诊:至少包含气虚/血虚/津液异常相关主诉(如倦怠、心悸、口干等)
✓ 望诊:具有特征性体征(如舌质淡胖/紫暗、面色萎黄等)
✓ 切诊:脉象异常(细弱/涩滞/濡滑等)
支持条件(证候分型标准)
气虚证 :需满足3项主症+2项次症
✓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
✓ 次症:食少纳呆、易感外邪、舌淡胖有齿痕
血虚证 :需满足2项主症+3项次症
✓ 主症: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 次症:心悸失眠、月经量少、甲床苍白
气滞血瘀证 :需满足4项特征
✓ 固定刺痛、舌质紫暗、脉涩、局部包块
二、辅助检查体系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中医四诊] --> B[问诊系统]
A --> C[望诊系统]
A --> D[切诊系统]
B --> B1(乏力程度评估)
B --> B2(疼痛性质问卷)
C --> C1(舌象分析仪)
C --> C2(面色光谱检测)
D --> D1(脉象仪数字化分析)
E[现代检测] --> F[血液流变学]
E --> G[红外热成像]
E --> H[超声微循环检测]
判断逻辑
舌象分析
淡白舌(RGB值≤150/100/100)→ 提示气血两虚
紫暗舌(RGB值≥80/50/50)→ 对应血瘀证候
脉象仪参数
细脉:脉波幅度<0.3mV,持续时间>0.8s
涩脉:脉搏波上升斜率<0.5mV/ms
红外热成像
气虚证:体表温差>2.5℃(躯干与四肢)
血瘀证:局部低温区(ΔT<1℃持续>5min)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全血粘度(切变率1/s)
男性:13.5±1.5 mPa·s 女性:12.8±1.2 mPa·s
>15.0 mPa·s
提示血瘀证候,需活血化瘀
红细胞变形指数
0.45-0.55
<0.40
血虚证微观指征,建议补血
血清黏蛋白
0.71-0.87 g/L
>1.2 g/L
痰湿内蕴客观指标,需化痰利湿
舌面湿度检测
65-75% RH
<50% RH
津液亏损量化证据,需滋阴润燥
四、鉴别诊断要点
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血红蛋白>90g/L排除贫血性血虚
CRP<5mg/L排除炎症性发热
证候演变监测
每周复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动态舌象记录(建议使用标准化色卡比对)
参考文献 :
《中医诊断学》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药证候诊断标准》(GB/T 23445-2023)
《中医四诊仪器操作规范》(ZYYXH/T 15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