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高血脂饮食法则:三原则加明星食材控脂不挨饿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8-31 09:30:24阅读时长5分钟2068字
高血脂饮食法则:三原则加明星食材控脂不挨饿
心血管内科营养科高血脂血脂异常饮食管理营养干预生活方式

内容摘要

高血脂人群的饮食管理策略,涵盖科学饮食原则、推荐食材、禁忌食物及生活方式调整要点,结合最新营养学研究提供可操作性解决方案,帮助读者通过膳食调节改善血脂水平。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血脂指标飘红,不少人都会犯嘀咕:“我平时挺注意的,怎么会得高血脂?”其实这种担心很正常,但与其焦虑,不如从“吃”开始主动调整——毕竟《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说了,合理饮食对血脂的调控作用能占30%-40%,比单纯吃药更基础、更长久。

饮食调节的三大“黄金法则”,先记牢

要想血脂稳,吃对第一步是“守规矩”,这三条法则能帮你把好“入口关”:

  1. 热量别超标,用“手掌”量分量:每天吃的总热量,要控制在“标准体重”所需的80%-90%(标准体重=身高cm-105,比如170cm就是65kg)。不用算复杂的卡路里,用“手掌测量法”更简单:每餐主食(比如米饭、馒头)不超过1个掌心大小(熟重),蛋白质(比如鱼、鸡肉、鸡蛋)不超过2个掌心,蔬菜要占满餐盘的2/3——既不会饿肚子,也不会吃太多。注意别过度节食,不然反而会打乱代谢,越减越糟。
  2. 营养素要“换着来”,别盯着精制食物:碳水化合物(主食)要选全谷物、薯类这类“慢吸收”的(比如玉米、燕麦、红薯),占每天总热量的45%-55%;蛋白质选鱼、鸡肉、豆类等优质蛋白,占15%-20%;脂肪严格控制在20%-25%,尤其是动物油、奶油这类饱和脂肪,每天别超过总热量的10%。
  3. 膳食纤维要吃够,试试“彩虹饮食法”:每天要吃25-30g膳食纤维(相当于1斤蔬菜+半斤水果),其中一半得是“可溶性纤维”(比如燕麦、苹果里的果胶)。平时买菜可以选“彩虹色”:红色(番茄)、黄色(玉米)、绿色(菠菜、西兰花)、紫色(紫甘蓝)换着吃,既能保证营养全,还能增加食欲。

这5类“降血脂明星食材”,常吃准没错

很多常见食材里藏着“降血脂小能手”,选对了就能帮血脂“踩刹车”:
玉米类:甜玉米、糯玉米、玉米碴都不错,每天吃50-100g(大概1/4到1/2根煮玉米),别买加糖的或者油炸的——玉米里的植物甾醇和亚油酸,能帮着调节血脂。
全谷物:燕麦、藜麦、青稞这些“粗杂粮”,富含β-葡聚糖,每天用它们代替1/3的精制主食(比如白米饭、白馒头)。比如早上吃半碗燕麦粥(生重50g),坚持8周能让“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7.5%-10%——因为β-葡聚糖能结合胆汁酸,减少胆固醇吸收。
豆类及豆制品:黄豆、黑豆、鹰嘴豆,还有豆腐、豆浆这些豆制品,每周吃3次准没错。每天吃25g大豆蛋白(大概300ml豆浆或100g豆腐),能让总胆固醇降5%-6%,还能补充必需氨基酸,比吃肥肉健康多了。
菌菇类:香菇、平菇、杏鲍菇,每周吃4次,每次100-150g。菌菇里的真菌多糖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但要注意烹饪温度别太高(比如用蒸、炒代替油炸),不然活性成分会被破坏。
海带类:裙带菜、昆布这类褐藻,每周吃2-3次,凉拌或者煮汤都可以,别油炸。它们含的岩藻多糖能促进胆汁酸排泄,坚持3个月能让甘油三酯降12%-15%。

烹饪方式“改一改”,血脂少升“一截”

吃对食材还不够,怎么做更关键:
优先选低温烹饪(蒸、煮、炖、清炒),别用油炸——比如蒸鱼比炸鱼好,煮玉米比烤玉米好。如果想吃“脆”的,可以用空气炸锅代替传统油炸,能减少很多脂肪。
油要选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比如橄榄油、茶籽油),每天用量别超过2.5汤匙(20-25ml),还可以换着用不同的油(比如这周用橄榄油,下周用菜籽油),补充不同的脂肪酸。
记住:每周吃油炸食品超过3次,“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会比不吃的人低18%——油炸食品真的要少碰!

这4个“饮食陷阱”,千万别踩

很多人血脂高,是因为“吃了看不见的糖和脂肪”,这几个雷区一定要避开:

  1. 隐形脂肪:奶油蛋糕、奶茶、起酥面包:这些食物里的“反式脂肪”,升胆固醇的能力是饱和脂肪的7倍——它会让“坏胆固醇”升上去,“好胆固醇”降下来,每天别吃超过2g(差不多一口奶油蛋糕的量)。
  2. 精制糖:含糖饮料、甜点、果脯:每多吃5g添加糖(大概1勺白糖),甘油三酯会上升5.8%。每天添加糖别超过25g(大概6勺白糖),比如一瓶500ml的含糖饮料,就差不多超标了。
  3. 酒精:啤酒、白酒、葡萄酒:男的每天喝超过350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女的超过100ml葡萄酒,高甘油三酯的风险会翻2.3倍——血脂异常的人最好戒酒。
  4. 隐性盐:罐头、腌菜、加工肉:盐吃多了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每天别超过5g(大概1茶匙)。比如一罐午餐肉里的盐,可能就占了全天的1/3,一定要少碰。

运动加一把力,血脂更稳

光吃对还不够,运动能帮血脂“加速代谢”,试试“123运动法则”:
每天1次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次至少20分钟,心率保持在“170-年龄”(比如40岁就是130次/分钟)——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强度刚好。
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5天,每天30分钟),能让“好胆固醇”升5%-8%。另外,打太极拳、做八段锦这类传统运动,比单纯快走效果更好,因为能同时放松身心,帮血脂更稳。

记“饮食日记”,定期查血脂,动态调整

要想长期稳血脂,得“知己知彼”:
可以写“膳食日记”,用手机或者笔记本记每天吃了什么(比如早上喝了200ml豆浆、吃了50g燕麦,中午吃了100g鱼、200g青菜,晚上吃了100g豆腐、150g玉米)。用营养APP算一算脂肪、碳水的比例,尤其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的占比——别让饱和脂肪超量。
每3个月查一次血脂四项(总胆固醇、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好胆固醇),根据结果调整饮食:比如甘油三酯高,就少喝含糖饮料、少吃油炸食品;坏胆固醇高,就多吃燕麦、菌菇。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血脂已经明显异常(比如坏胆固醇超过4.9mmol/L,或甘油三酯超过2.3mmol/L),除了调整饮食,还要定期做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看看血管有没有硬化迹象。所有饮食调整最好找专业营养师帮忙——毕竟每个人的年龄、体重、基础病都不一样,量身定制的方案才管用。

其实,高血脂的调理从来不是“饿肚子”或“忌嘴”,而是“会吃”:选对食材、用对方法、坚持下去,血脂慢慢就会稳下来——毕竟,健康的身体,从来都是“吃”出来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