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常有的小毛病,但对老年人来说,却得格外上心。随着年纪变大,老人的基础代谢会下降约20%,免疫细胞活性也会减弱30%,感冒好起来往往比年轻人慢40%。这时候,科学的饮食调理特别重要——既要给身体补够修复需要的营养,又不能加重肠胃负担。
老人感冒恢复期,肠胃功能会暂时变弱,比如消化酶分泌少了、肠道蠕动慢了。这时候选食物得照顾肠胃,记住“软、温、鲜”三个关键词:质地软的食物能减少胃的机械消化负担;温度刚好(约40℃)的食物能让消化酶保持活性;新鲜食材能提供完整的营养。
粥是感冒期的好主食,比如燕麦粥,里面的β-葡聚糖(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着调节肠道菌群。煮的时候可以分步骤:先把燕麦片用文火慢煮1小时,加去核红枣再焖20分钟,最后撒点即食燕麦片增加稠度。这样煮既能让营养更好释放,粥也更绵密顺口。
汤要选营养密度高、好吸收的,番茄鸡蛋汤就很合适。番茄里的番茄红素加热后更容易被吸收,鸡蛋里的卵磷脂能帮着修复细胞膜。做的时候可以分两次加蛋液:先打散蛋白煮成蛋花,再倒蛋黄液搅出金黄漩涡。再加点西兰花或菠菜这类当季蔬菜,能凑成一套抗氧化的营养组合。
面食要做“筋道但不硬”的,全蛋手擀面就不错。鸡蛋里的胆碱能帮着合成神经传导物质,对恢复面部神经有好处。揉面的时候可以分几次醒发,每次歇15分钟,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有弹性但不硬。煮的时候可以加少量南瓜泥,里面的类胡萝卜素更容易转化吸收。
选新鲜果蔬要遵循“彩虹原则”——选不同颜色的,营养更全。橙子里的类黄酮有抗病毒作用,可以用冷萃的方法做橙汁:把橙皮磨碎和果肉一起榨汁,静置15分钟后取上层清液喝,这样能留住更多橙皮苷(它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如果老人嚼不动,可以把苹果蒸熟了切片吃,高温处理后的果胶更容易消化吸收。
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食物温度保持在38-42℃,跟体温差不多,最容易吸收;食材要每天买新鲜的,避免营养流失;调味品要先预热再用,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另外,建议“少食多餐”,每天吃5-6顿,每顿吃平时的2/3量,这样既能补够营养,又不会让肠胃累着。
最后要提醒的是,要是出现连续发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或者意识模糊的情况,得赶紧去医院——饮食调理再有用,也代替不了医生的治疗。长期卧床的老人,最好找专业营养师做个性化食谱,蛋白质得吃到每公斤体重1.2克的量,这对好起来特别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