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Other specified Congenital anomaly of coronary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8 15:31:58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anomaly of coronary artery、其他特指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先天性冠状动脉口狭窄、先天性冠状动脉狭窄、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狭窄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先天性冠状动脉口闭锁、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闭锁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闭锁、先天性冠状动脉瘤、先天性冠状动静脉瘤、先天性动静脉冠状动脉瘤、副冠状动脉、先天性冠状动脉缺失、冠状动脉缺失、冠状动脉发育不全、冠状动脉发育不良
缩写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冠脉先天畸形
别名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先天性缺陷、冠脉先天性缺陷、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冠脉先天性异常、冠状动脉先天性问题、冠脉先天性问题、冠状动脉畸形、冠脉畸形
(LA8C.Y) 其他特指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胸痛(心绞痛样发作):
- 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后缓解(与心肌缺血相关),见于20%-40%的病例(尤其是心肌桥、冠状动脉瘘患者)。
- 数据支持:冠状动脉瘘患者中约50%表现为劳力性胸痛。
- 心悸与呼吸困难:
- 运动后心悸、气促(因心肌缺血或异常分流导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约30%-50%。
- 无症状:
- 约40%-60%患者无特异性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如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非典型症状
- 晕厥或猝死:
- 罕见(<5%),见于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间受压者(如单支冠状动脉畸形)。
- 乏力与发育迟缓:
- 婴幼儿患者因心肌长期缺血导致生长迟滞(如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发生率约10%-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心脏杂音:
- 连续性杂音(收缩期-舒张期):见于冠状动脉瘘患者(右心系统瘘多见),发生率约50%-70%。
-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肌桥患者因收缩期冠脉受压所致(20%-30%)。
- 心电图异常:
-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心肌缺血表现),发生率约30%-40%。
- 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见于重症心肌桥或冠状动脉瘤患者(10%-20%)。
非典型体征
- 心界扩大:
- 长期心肌缺血或分流导致心脏扩大(如巨大冠状动脉瘘),发生率约15%-25%。
- 血压差异:
- 上肢与下肢血压不等(合并主动脉缩窄时),罕见(<5%)。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冠状动脉造影:
- 金标准:检出率约95%-100%。
- 心肌桥:收缩期冠脉受压狭窄(“挤奶效应”),检出率约1.3%-16%。
- 冠状动脉瘘:异常血管迂曲扩张,瘘口可见造影剂分流(右心系统多见)。
- 超声心动图:
- 心肌桥:舒张期冠脉血流加速,收缩期血流中断(敏感性约50%-70%)。
- 冠状动脉瘤:局部冠脉扩张(直径≥1.5倍正常),合并血栓时可见腔内回声。
- CT血管成像(CTA):
- 三维重建显示冠脉起源异常(如右冠起源于左窦),准确率>90%。
- 实验室检查:
- 心肌酶谱升高(如肌钙蛋白):仅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患者(<10%)。
注释
- 发生率差异:症状与体征的显现高度依赖畸形类型及血流动力学影响。例如,心肌桥患者多表现为胸痛,而冠状动脉瘘以杂音为主。
- 高危人群:冠状动脉走行于主-肺动脉间者(如单支冠脉)猝死风险显著升高(需手术干预)。
- 数据来源:综合PubMed索引文献及国内核心期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
注:以上数据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像学研究,具体表现需结合个体临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