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唇裂Unspecified Cleft lip

更新时间:2025-06-18 22:22:42
编码LA40.Z

关键词

索引词Cleft lip、未特指的唇裂、唇裂、孤立性唇裂、唇裂不伴腭裂、先天性唇裂
缩写CL、Cleft-Lip
别名兔唇、豁嘴、缺唇

未特指的唇裂(LA4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临床视诊确诊:出生后通过肉眼观察确认上唇存在软组织裂开(Ⅰ度/Ⅱ度/Ⅲ度或微小型),并排除其他综合征性唇裂(如Pierre Robin序列征)。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唇部裂隙特征
      • Ⅰ度:仅红唇部裂开
      • Ⅱ度:红唇+白唇裂开
      • Ⅲ度:红唇+白唇+鼻底完全裂开
      • 微小型:唇缘不连续伴凹陷+鼻翼畸形
    • 出生后即存在:畸形在新生儿期即可观察到,非后天获得性损伤。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伴随体征:鼻基底塌陷/鼻孔不对称(发生率30%-50%)
    • 家族史:直系或旁系亲属有唇裂病史(风险增加3-5倍)
    • 产前超声证据:孕中期(20-24周)超声显示胎儿上唇连续性中断(敏感性70%-9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产前筛查] A --> C[产后评估] B --> B1(超声检查) B --> B2(血清学筛查) C --> C1(临床视诊) C --> C2(影像学评估) C --> C3(功能评估) C2 --> C21(三维面部CT) C2 --> C22(牙槽骨CBCT) C3 --> C31(吸吮功能测试) C3 --> C32(语音清晰度评估)

判断逻辑

  1.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冠状切面显示上唇"中断征"(敏感性>80%)
    • 意义:孕中期筛查首选,需与假阳性(胎儿体位遮挡)鉴别
  2. 三维面部CT

    • 判断逻辑:量化裂隙宽度/鼻畸形程度,指导手术方案
    • 阈值:牙槽骨缺损>5mm需植骨修复
  3. 吸吮功能测试

    • 异常标准:吸吮效率<70%(正常新生儿>90%)
    • 关联性:单纯唇裂影响较轻,合并腭裂时需优先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遗传学检测

    • 阳性基因
      • IRF6突变 → 提示Van der Woude综合征(阳性率15%)
      • MSX1突变 → 伴牙槽裂风险增加
    • 处理建议:阳性者需家系筛查及遗传咨询
  2. 血清叶酸检测

    • 临界值:孕早期红细胞叶酸<906 nmol/L(参考值906-1360)
    • 意义:低于阈值时胎儿唇裂风险增加2.3倍(NEJM证据)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异常标准:孕早期≥6.5%(糖尿病未控制)
    • 关联性:母体糖尿病控制不良者唇裂风险升高3倍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诊断:出生后临床视诊确认裂隙类型
  2. 关键辅助
    • 产前:超声筛查(20-24周黄金窗口)
    • 产后:三维CT评估骨骼缺损程度
  3. 实验室重点
    • 高危孕妇:孕前叶酸补充(400μg/日)
    • 阳性家族史:靶向基因检测(IRF6/MSX1

参考文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唇腭裂诊疗指南(2023)
《现代妇产科进展》先天性畸形防控专家共识
NEJM: Maternal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Infant Cleft Risk (2022)

条目单侧唇裂LA40.0
条目双侧唇裂LA40.1
条目中间型唇裂LA40.2
条目未特指的唇裂LA4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