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伴脂肪肝Unspecified Drug-induced or toxic liver disease with fatty liver
更新时间:2025-06-18 19:26:39
关键词
索引词Drug-induced or toxic liver disease with fatty liver、未特指的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伴脂肪肝、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伴脂肪肝
别名药源性脂肪肝、毒源性脂肪肝、药物性肝脂肪变性、中毒性肝脂肪变性、药物相关脂肪肝、毒物相关脂肪肝
未特指的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伴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肝组织活检:
- 组织学证实肝细胞内存在脂肪沉积(大泡性或小泡性脂肪变性)
- 排除酒精性、代谢性等其他病因导致的脂肪肝
- 发现药物/毒素暴露相关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胺碘酮引起的磷脂质沉积)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药物/毒素暴露史:
- 发病前3个月内持续使用已知肝毒性药物(如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
- 或有明确毒物接触史(工业溶剂、重金属等)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CT/MRI显示弥漫性肝脏脂肪浸润(肝脏回声增强或密度降低)
- 排除其他病因:
- 酒精摄入量<30g/天(男性)或<20g/天(女性)
- 无代谢综合征(BMI<30,空腹血糖<6.1mmol/L)
-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阴性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肝功能异常:
- ALT/AST升高(1.5-5倍ULN)
- GGT升高 >1.5倍ULN
- 血脂异常:
- 甘油三酯 >1.7mmol/L
- 总胆固醇 >5.2mmol/L
- 血清学标志物:
- 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片段 >250 U/L(提示肝细胞凋亡)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病理学检查]
B --> B1[肝功能]
B1 --> ALT/AST
B1 --> GGT/ALP
B1 --> 胆红素
B --> B2[血脂谱]
B2 --> 甘油三酯
B2 --> 胆固醇
B --> B3[血清标志物]
B3 --> CK-18
B3 --> 自身抗体
C --> C1[腹部超声]
C --> C2[CT平扫]
C --> C3[MRI-PDFF]
D --> D1[肝活检]
D1 --> 脂肪变性分级
D1 --> 炎症活动度
D1 --> 纤维化分期
判断逻辑
-
腹部超声:
- 阳性标准:肝脏回声增强(肝/肾回声比>1.5),后方衰减
- 判断逻辑:初筛首选,敏感性80%,但无法区分脂肪变性类型
-
CT平扫:
- 阳性标准:肝脏CT值<40 HU,肝/脾CT值比<0.8
- 判断逻辑:量化脂肪沉积程度,但受铁沉积干扰
-
MRI-PDFF:
- 阳性标准:质子密度脂肪分数>5%
- 判断逻辑:金标准影像学方法,可精确量化脂肪含量
-
肝活检:
- 分级标准:
- 脂肪变性:>5%肝细胞受累(Grade 1:5-33%;Grade 2:34-66%;Grade 3:>66%)
- 活动度:根据炎症和气球样变程度评分
- 判断逻辑:确诊核心,尤其适用于不典型病例或评估纤维化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ALT |
7-40 U/L |
>1.5倍ULN:肝细胞损伤 >5倍ULN:提示重症风险 |
立即停药,监测肝功能 |
AST/ALT比 |
<0.8 |
>1.0:提示线粒体损伤(如核苷类似物) |
排查药物毒性机制 |
GGT |
8-61 U/L |
持续升高:胆汁排泄障碍 >3倍ULN:磷脂质病可能 |
超声评估胆道系统 |
甘油三酯 |
<1.7 mmol/L |
>2.3 mmol/L:脂代谢紊乱 >5.6 mmol/L:胰腺炎风险 |
启动降脂治疗 |
CK-18片段 |
<200 U/L |
>250 U/L:肝细胞凋亡活跃 >400 U/L:进展为NASH高风险 |
加强病理评估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药物暴露史 + 影像学脂肪肝证据 → 初步诊断
- 肝活检确诊 + 排除其他病因 → 最终诊断
- 预警指标:
- ALT>150 U/L + CK-18>400 U/L → 需评估脂肪性肝炎
- GGT持续升高 + 胆红素>34μmol/L → 警惕胆汁淤积型损伤
- 治疗导向: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为首要干预
- 肝活检发现纤维化≥F2级需启动抗纤维化治疗
权威参考文献:
- AASLD《药物性肝损伤指南》(2019)
- EASL《脂肪性肝病临床实践指南》(2021)
- WHO《ICD-11肝脏疾病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