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深动脉Deep auricular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耳深动脉(Deep Auricular Artery)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耳深动脉起源于颈升动脉(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的分支,沿颈部后方走行,最终分布至耳部的深层结构,尤其是耳廓后下部和外耳道后壁。
- 重要毗邻:
- 前方:邻近茎突及茎突诸肌(如茎突舌骨肌)。
- 后方:贴近枕骨髁和颈椎横突。
- 上方:与耳后动脉(posterior auricular artery)存在解剖变异性的交通。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动脉分支。
- 功能:
- 为耳廓深层、外耳道后壁及耳后皮肤提供血液供应。
- 参与耳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及感觉功能维持。
3. 组织结构
- 起源:通常起自颈升动脉,少数情况下可能来自枕动脉或耳后动脉。
- 分支:细小分支穿行于耳后肌和颞筋膜深层,进入耳廓的耳甲腔和耳甲艇区域。
- 血管壁结构:典型的动脉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中膜以平滑肌为主,外膜含结缔组织。
4. 功能与作用
- 主要功能:
- 保障耳部深层结构(如软骨、皮肤、外耳道)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 与耳后动脉、颞浅动脉分支形成血管网,增强耳部血供的稳定性。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耳部缺血性疾病:动脉栓塞或狭窄可能导致耳廓缺血性坏死,表现为耳部疼痛、皮肤发绀。
- 外伤性出血:耳部锐器伤或手术损伤可能引发活动性出血,需及时结扎该动脉分支。
- 感染或肿瘤:邻近结构(如茎突)的感染或肿瘤可能压迫耳深动脉,影响血流。
- 治疗方法:
- 缺血性病变:血管成形术或抗凝治疗(需结合病因)。
- 外伤处理:清创缝合时需注意保护或结扎受损的耳深动脉分支。
- 肿瘤切除术:需术前评估血管分布,避免损伤重要供血动脉。
6. 常见误区
- 误区:认为耳部血供仅由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提供,忽略耳深动脉的作用。
- 澄清:耳深动脉是耳廓后下方及深层结构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尤其在解剖变异中需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 《格氏解剖学》第41版:描述耳深动脉的起源、路径及分支分布(第1卷,第632-635页)。
- 《人体解剖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明确耳深动脉的解剖学分类及定义(循环系统章节)。
- IMAIOS解剖数据库:耳深动脉的三维解剖模型与临床影像学关联(e-Anatomy平台)。
以上信息基于权威解剖学文献及临床实践,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