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化合物)(药用)Iron (compounds) (medicinal)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一、药物基本属性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缺铁性贫血治疗:纠正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
- 围手术期管理:术前纠正贫血以降低输血需求,术后促进血红蛋白恢复。
- 妊娠期补铁:预防或治疗妊娠期生理性铁缺乏。
- 慢性疾病相关贫血:如慢性肾病、炎症性肠病等继发性缺铁的辅助治疗。
- 骨科修复:铁离子参与胶原合成,部分铁剂(如枸橼酸铁铵)用于骨折愈合辅助治疗。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便秘或腹泻(亚铁盐多见,有机铁复合物发生率较低)。
- 牙齿染色:液态铁剂可能引起牙齿暂时性着色。
- 过敏反应:注射剂可能引发荨麻疹、低血压等。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血色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非缺铁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
- 相对禁忌:活动性消化道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 药物相互作用:
- 抑制吸收:抗酸药(如铝碳酸镁)、钙剂、喹诺酮类抗生素。
- 增强吸收:维生素C(将Fe³⁺还原为Fe²⁺)。
-
注意事项
- 口服铁剂宜空腹服用以增强吸收,但胃肠敏感者可改为餐后。
- 避免与浓茶、咖啡同服(鞣酸抑制铁吸收)。
- 注射剂需严格计算累积剂量,防止铁过载。
参考文献
- 矿物药中铁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2023年《中国药典》及相关药理研究)
- 缺铁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2024年补铁剂使用共识)
- 铁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2022年药学安全研究)
- 药用铁化合物剂型与吸收机制(2023年药剂学文献)
医疗建议声明: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个体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由医生制定,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