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锥虫病,未特指的Unspecified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8:19 关键词 索引词 African trypanosomiasis、非洲锥虫病,未特指的、非洲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引起的脑脊膜炎、非洲锥虫病引起的脑炎
展开 别名 非洲锥虫感染、非洲锥虫症、非洲睡眠病、非洲锥虫感染症、非洲锥虫病症、非洲锥虫疾病、非洲锥虫传染、非洲锥虫传染病
展开 非洲锥虫病(未特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血液、淋巴结穿刺液或脑脊液涂片镜检发现布氏锥虫鞭毛体(检出率70%-90%)。
脑脊液或血液标本PCR检测检出布氏锥虫特异性DNA(如TBR1/2基因)。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不规则发热(≥38℃)伴头痛、乏力。
特征性Winterbottom征(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
晚期神经系统症状:嗜睡、行为异常、共济失调(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有非洲流行区(撒哈拉以南)旅居史或采采蝇叮咬暴露史。
免疫学支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典型临床表现(发热+神经系统症状+淋巴结肿大)。
流行病学史阳性。
免疫学检测阳性。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免疫学检查]
B --> D[血液/淋巴涂片镜检]
B --> E[脑脊液镜检]
B --> F[PCR检测]
C --> G[血清抗体检测-CATT]
C --> H[IgM免疫印迹]
A --> I[神经系统评估]
I --> J[脑脊液分析]
I --> K[神经影像学]
K --> L[MRI]
K --> M[CT]
判断逻辑
病原学检查 :
涂片镜检 :吉姆萨染色下见锥虫鞭毛体为直接证据,阴性需重复采样(敏感性60%-70%)。
PCR检测 :阴性可排除感染,阳性具确诊价值(敏感性>90%)。
免疫学检查 :
CATT试验 :阳性提示冈比亚锥虫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特异性85%)。
IgM抗体 :滴度>1:16支持活动性感染,但需排除假阳性。
神经系统评估 :
脑脊液检查 :
白细胞>5/μL或蛋白>37mg/dL提示神经期感染。
MRI/CT :
鉴别检查 :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病原学检查 :
血液涂片阳性 :确诊血液期感染,需立即启动治疗。
脑脊液锥虫阳性 :确诊神经期,需用穿透血脑屏障药物(如依氟鸟氨酸)。
脑脊液分析 :
白细胞升高 (>5/μL):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分期治疗依据。
蛋白升高 (>45mg/dL):神经损伤标志,预后不良指标。
血清学检查 :
CATT阳性 :流行区筛查价值高,但需病原学确认(假阳性率10%-15%)。
IgM>1:16 :抗体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失败或复发。
炎症标志物 :
CRP>50mg/L :反映组织损伤程度,监测治疗反应。
血常规异常 :
血红蛋白<10g/dL :溶血性贫血提示疾病活动期。
血小板<100×10⁹/L :可能继发DIC,需凝血功能评估。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病原体直接检出(镜检/PCR),神经期必须脑脊液验证。
辅助检查 需分层推进:初筛(抗体)→ 确诊(病原)→ 分期(脑脊液/影像)。
实验室异常意义 :
血液涂片/PCR阳性 = 确诊
脑脊液异常 = 神经期依据
抗体阳性+流行病学史 = 高风险需排查
参考文献 :
WHO《人类非洲锥虫病控制与监测指南》
CDC《寄生虫病诊断标准》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锥虫病诊疗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