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
Unspecified Histoplasm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08:57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1F2A.Z
路径
01
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1F20 - 1F2Z
真菌病
1F2A
组织胞浆菌病
1F2A.Z
未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
关键词
索引词
Histoplasmosis、未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组织胞浆菌病、达林病、网状内皮细胞真菌病、细胞真菌病、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组织胞浆菌感染
展开
别名
组织胞浆菌症、Histoplasma-capsulatum-infection
展开
未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骨髓或组织标本中分离培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需在25°C和37°C双相培养确认)。
尿液或血清中检测到荚膜组织胞浆菌抗原(ELISA法,阳性阈值≥1.0 OD值)。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特异性基因(如
HIS
或
M antigen
基因)。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发热(≥38.5℃)持续超过1周,伴干咳、胸痛或体重减轻(≥10%)。
影像学显示肺部多灶性浸润、结节或空洞(需排除结核及肿瘤)。
高危暴露史
:
近期接触蝙蝠/鸟类粪便污染的土壤(如洞穴探险、建筑工地作业)。
居住或旅行于流行区(北美密西西比河谷、中南美洲等)。
阈值标准
:
确诊
:符合任意一项“必须条件”。
拟诊
(无病原学证据时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发热+呼吸道症状持续>2周。
影像学符合真菌性肺炎特征。
血清学抗体滴度≥1:32(补体结合试验)或抗原检测临界阳性(0.8-1.0 OD)。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
判断逻辑
:
粟粒样结节(1-3mm)提示播散性感染。
中央坏死性淋巴结肿大是慢性感染的典型表现。
需与结核、结节病鉴别(后者钙化少见)。
病原学检查树
:
一级检查
:
尿/血清抗原检测(快速筛查,敏感性80%)。
二级检查
:
呼吸道标本培养(需标注双相培养要求)。
组织病理学(GMS染色显示2-4μm酵母细胞)。
三级检查
:
血液PCR(用于免疫抑制患者快速诊断)。
免疫学评估
:
HIV检测
:所有播散性病例需排除HIV感染。
CD4+ T细胞计数
:<200/μL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抗原检测
:
阳性
(≥1.0 OD):活动性感染特异性>95%,播散性病例尿液阳性率>90%。
假阴性
:局灶性肺感染或早期感染(建议重复检测)。
血清学检测
:
补体结合试验≥1:32
:提示近期感染,但无法区分现症与既往感染。
免疫扩散试验(M带阳性)
:特异性高(>99%),但敏感性仅50%-70%。
炎症标志物
: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
(>500 U/L):提示组织坏死,常见于播散性感染。
β-D-葡聚糖阳性
:需排除其他真菌感染(如肺孢子菌)。
血常规
:
全血细胞减少
:提示骨髓受累(需骨髓活检)。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
:与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鉴别点。
四、总结
诊断核心
:抗原检测联合培养是确诊基石,影像学定位病变范围。
免疫状态分层
:HIV患者需常规筛查,CD4<200/μL者优先分子检测。
鉴别重点
:与结核、结节病及恶性肿瘤的影像/病理特征区分。
参考文献
:
IDSA《组织胞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修订版)
CDC《真菌病诊断标准手册》
临床微生物学专著《Murray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肺组织胞浆菌病
1F2A.0
条目
非洲组织胞浆菌病
1F2A.1
条目
纤维素性纵隔炎
CB22.0
条目
其他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
1F2A.Y
条目
未特指的组织胞浆菌病
1F2A.Z